关灯
护眼
字体:

犯罪艺术家(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证据呢?”听完周昊的推理,罗广云不但没有震惊,反而笑了出来,“你的分析完全凭想象,没有一丝一毫的证据。大家今天都在场,可以作证,你这样污蔑我的清白,是要付出代价的。”

“一个凶手哪怕计划再周全,智商再高,也总是栽倒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上。要么就是自己的疏忽大意,要么就是低估警察的能力。先来说说那把枪,罗导演你有印象吗?”周昊问。

“那把枪确实是我的,我放在我的书房里,从没有用过。案发后没人怀疑我,在上面也发现了陈琪的指纹,我不想卷入麻烦,所以就隐瞒了这件事,但这不代表我是凶手,别人完全可以从我书房偷出这把枪。”

“假如你现在还认为自己是清白的,那我可以让人过来搜查这间别墅吗?”

“欢迎来搜。”

搜查过程中,警察在书房的一个抽屉底层找到几把钥匙,其中一把正是栏杆门上锁头的,上面检测到了罗广云的指纹。在罗广云的汽车后备箱中,找到作案时装冰块的保温箱。在别墅后院的荒草地里,找到一台跟罗广云一模一样的手机,上面同样检测到罗广云的指纹。手机充电开机后,在里面发现了几段录音台词,跟周昊推理的录音一模一样。

凭借这些证据,最终将罗广云定罪。罗广云坚决不承认,一直辩解自己的手机平时除了打电话几乎没有用过别的功能,钥匙一定是别人放在他的抽屉内。至于录像中握方向盘的右手中指戒指,其他人也可以伪造啊。

王慧娟感到很伤心,看着不断挣扎的罗广云,双眼泛红。罗广云与她对视,突然怔了一下,接着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垂着身体,任由警察带走。

后来对于谋杀,罗广云供认不讳,但杀人动机却一律缄口不语。公众对于扑朔迷离的杀人动机,比计划周密的谋杀细节更感兴趣。事后媒体纷纷猜测各种各样的版本,最权威同时也最恶劣的版本就是,罗广云对陈琪动了真感情,但陈琪却勾引上了罗广云的好朋友张楷廉,导致罗广云起了杀心,精心筹划这起“一石二鸟”的犯罪,却没逃过周昊的眼睛。

2012年夏天,由大象领头,我和周昊协助,接连破获了那三桩法术命案。之后,周昊回武汉,我跟大象去了广州,红鬼没找着,倒顺手撬出了牧野的养父沈天汉的一桩陈年命案。2016年,红鬼人间蒸发,相关卷宗落尘,大家默认此案终止,我们自然回归生活,跟周昊也少了联系,只知道他已经35岁,从一名青年刑警,晋升为刑警队长。

那年夏天——还是夏天,童年往事在夏天,爱情故事在夏天,杀人也多发在夏天——根据周昊现实破获的剧组凶杀案改编而成的电影《犯罪艺术家》上映,此片的导演兼编剧,就是当时剧组里面的副导演王慧娟。

改编,即是说电影的剧情可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以虚构,使其更显戏剧性。在《犯罪艺术家》中,王慧娟在现实的真相之上,给出了另一种答案,最终实现了结局的反转。为了便于叙述,接下来我以现实版本来做延展。

早在大学期间,王慧娟就为罗广云创作一个剧本,罗广云凭借那部电影获得了一个国际影展的编剧奖,王慧娟才得知自己的署名被替换,她质问罗广云,对方却辩称自己事后修改的成分更多,王慧娟最多只是提供了一个框架。面对这样的侮辱,王慧娟暗暗发誓要给予报复,随着时间推移,罗广云的侵犯越来越明目张胆,直到罗广云准备开拍一部小成本电影时,王慧娟感到时机成熟,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

通宵开会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工作模式,王慧娟故意在剧本上犯错,即是为了转战阵地,让罗广云带领他们到郊外别墅避暑并研讨。王慧娟熟悉这个别墅,有时为了创作剧本,会闭关在这里苦写。

午餐虽是罗广云在路上所买,却是王慧娟分发给众人,在递给陈琪的可乐中,她在里面加入了两颗安眠药,早先跟罗广云安排休息房间时,王慧娟就跟他建议:她和陈琪都是女性,正好可住楼上两间房间。

吃好午饭后,陈琪回房间熟睡,王慧娟潜入,拿出准备好的手枪,在上面印上陈琪的指纹,关掉空调,给陈琪盖上被子,再用陈琪手机给张楷廉打电话,内容是陈琪的台词录音。

听到楼下张楷廉出门的动静,王慧娟下楼与其攀谈,声调故意让在房间内练习台词的谭明华听见,而不久前给谭明华的剧本,王慧娟故意在上面犯低级错误。谭明华果真被诱引出来请教,王慧娟这时吩咐他去客厅茶几上拿自己的剧本过来对照,就是确保他在茶几上仔细寻找,为事后上面没有张楷廉钱包作证。

指出谭明华剧本错误后,王慧娟在他面前吞下安眠药,上楼后又吐掉。再偷偷溜出别墅外,趁张楷廉不注意,用沾有迷药的手帕捂住他的口鼻。故意戴一枚光亮戒指于右手中指上,把张楷廉的汽车开出别墅外的斜坡,布置杀人机关。然后用张楷廉的手机给谭明华打电话,用的仍是提前准备好的台词录音。

因为了解罗广云手机只打电话的缘故,在之前她就用一台跟罗广云一模一样的手机,在里面存储了前两段台词录音,在工作期间,趁罗广云不注意,让他错拿手机,留下指纹。在案发当天,王慧娟将这台手机扔向别墅后院。栏杆门的钥匙,则藏于书房抽屉底层中。

王慧娟之所以认为谋杀时机成熟,是因为在此案中有可以利用的人。比如在跟罗广云秘密交往的陈琪,比如对陈琪暗生情愫的张楷廉,比如老实本分对表演充满热情的谭明华。

比如聪明的警探周昊。果真,周昊被自己一步一步牵进精心设计的犯罪迷宫里,成了帮凶。观看周昊分毫不差地按着自己的意愿推理出罗广云是凶手的过程,王慧娟感受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满足。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罗广云拼死挣扎,却无意对上了王慧娟的眼神,那双凤眼虽泛泪光,却坚毅、冷冽,迸发强大的能量。罗广云分明在她眼中看到了真正的创作火花,败在一个犯罪艺术家的手里,他震撼于王慧娟纯粹的恶,深感自己无力回天。所以在最后,他停止了抵抗,承认自己是凶手。

而王慧娟,在报仇之后却得到了空虚。后来,她才意识到,她杀死了张楷廉,让陈琪陷入恐慌,致使罗广云被判刑,误导周昊抓错凶手。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创作欲,并不是那可笑的报复心。她与他们都没有仇,他们只是在现实充当了她镜头下的“演员”。

每一样艺术的缔造者,都有流传于世的野心——哪怕是犯罪。命案时隔8年后,王慧娟终于将完整的故事呈现给世界,在票房和荣誉双丰收的情况下,电影里的“王慧娟”,在家中用手枪安然地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现实的故事版本呢?

电影上映半个月后,《犯罪艺术家》导演王慧娟在家中饮弹自尽。

在刑警队长周昊事业最顶峰时,他却突然辞职了。

没人比他更清楚:虚构的电影结局,才是真正的真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