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附记(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站靠墙

站姿一来靠墙,还有大门、小门、大框、小框……

一个门脚,支撑起的是妈妈们盈盈的小腰。

拎小包

小包道具本是随身之物,自然拿取即好。它不是定时炸弹,不必如此小心翼翼拎着。

若“为道具而道具”,拈在手便会成了装的姿态。

抄经式

抄经,写毛笔字,蔚然成风。

妈妈们的周末往往不是在抄经的课堂,就在赶去书法班的路上。

结识新朋友,晒新临的大字,毛笔练起来,姿势端起来。

写毛笔字已成为旗袍妈妈最爱的POSE之一。

摇扇篇

一张椅,一方台,一束花,一纸扇,一安座。

此为民国范儿经典造型。

只不过若过于强调高开衩,“凹”出过分的“S”形,就少了恬静,缺了味道。

当然你会说那样多死板,穿旗袍不就是用来展示曲线的吗?

旗袍,作为那一时期的常服,日常就是如常,如常就是平常。不做作、不为镜头而刻意、不过于努力展示旗袍才更能凸显各自的原本风貌。

让内在悄然展示,含蓄美才更长久。

打伞的丁香妈妈

撑伞,必须是油纸伞。雨巷、油纸伞、丁香花姑娘……是怀旧梦的演绎。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一不小心,丁香花般的姑娘成了丁香花妈妈。

旗袍走秀必备——姿势、队形、兰花指。

走起!

执书卷

执书在手,更显高级。这应该是大多数妈妈最爱的造型了。

“旗袍+书卷气”怕是大多数妈妈最爱的POSE了。

我的画中出现最多的就是“阅读”。为什么iPad(平板电脑)、手机泛滥的今天,我们还是需要一本书做最后的姿态?

妈妈们还将旗袍从服装发挥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服、祈愿服——一年一度的高考时,旗袍在望子成龙的妈妈们心里就变成了发挥助战气势的战袍!

多么了不起的中国妈妈!妈妈们真心不容易啊!还有什么做不到?还有什么不会实现?

不过话说回来,妈妈们开心就是咱的开心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