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投资国债的秘密(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投资国债的秘密

国债,就是国家发行的债券,曾经被称为国库券。一般情况下,国债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向社会发行,被称为无风险债券或金边债券。

国债安全性高,又因为具有债券属性,比同期银行存款的收益高,所以,国债是理财市场上的抢手货,万人空巷,有人甚至四五点早起在银行门口排队,最后可能空手而归,毕竟每个网点可发售的国债数量有限。尽管国债具有诸多优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买国债需要很高的技巧,国债安全也并不是买了之后就万事大吉,静等还本付息。如果忽略了投资技巧,结果不尽如人意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一节就说说投资国债的秘密。

按照不同标准划分,国债可以分为很多种,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这里只讲解我们日常接触比较多的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

先说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看起来很像银行的定期存单,但利率一般比同期银行存款高1%—2%,虽然不能上市流通交易,但可以提前兑付。

凭证式国债在各大银行网点都可以购买,记名可丢失的特性增强了安全性。重点是老年朋友,这部分群体不熟悉银行理财产品,绝大多数金融资产都是存款,那么以后可以换成国债,收益高、风险小。

买凭证式国债时需要注意:不能拿短期的钱买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是有赎回期限的,约定期限之内确实可以提前支取,但最后可能不但赚不到钱,还会有一点损失。

不信?看下面两种情况。

2019年3月初,财政部在多个银行网点发行当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凭证式)三年期票面年利率为4%,五年期票面年利率为4。27%,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一个百分点以上。

看起来是一笔收益率还算可以的投资,因为能够提前兑付,小李便将手头的50万元现金买了国债。谁知不过三个月,小李急需用钱,不得不将国债提前兑付,结果不但没收到利息,自己还白白多掏了500元手续费,最后得不偿失。

究竟怎么回事呢?

原来凭证式国债有这样的规定:本批国债提前兑取时,按兑取本金的1‰收取手续费,并按投资者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付。具体如下:从购买之日起,国债持有时间不满半年不计付利息,满半年不满1年按年利率0。74%计息,满1年不满2年按2。47%计息,满2年不满3年按3。49%计息;5年期国债持有时间满3年不满4年按3。91%计息,满4年不满5年按4。05%计息。【来源:宁波晚报数字平台。】

小李的国债持有期不满半年,因此不能计息。不但不能拿到利息,此时因为提前兑付,额外需要支付1‰的手续费(即500元)。小李没有搞清楚凭证式国债的计息规则,最终不但没有取得预期收益,反而丧失了机会成本,损失了部分手续费。

此外,凭证式国债按照持有时间分档计息,在投资凭证式国债之前,投资者有必要将其余同期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流动性进行比较。

说第二种情况。假设小李买了3年期50万元的凭证式国债后,发现当年发行的第三期、第四期的国债,期限相同,利率却比自己买的高一点,此时要不要提前兑付,重新购买呢?

新发行的国债利率虽然高,从绝对数额上可能优于之前的,但这样操作并不能一定取得最好的收益。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公式,各位可以自行判断:

(投资金额×A×3年)=投资金额×(B÷360天×D)+投资金额×[C÷360天×(360天×3年-D)]-(投资金额×1‰)

其中投资金额已经确定,在案例中是50万元,A是之前国债的利率,B是提前支取国债应计算已持期限所对应的年利率,C是提前支取购买新国债的利率。这些数据都是已知的,只有D是未知的,D为凭证式国债提前支取后再买新凭证式国债盈亏平衡的天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