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的根本(第1页)
价值投资的根本
当今世界谁是炒股赚钱最多的人?恐怕全世界股民的答案都是一致的,此人非沃伦·巴菲特(Warre)莫属。
11岁时巴菲特就买入了人生第一只股票,从此在股票投资上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成为世界首富。
巴菲特连续多年占据《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三甲的位置,即便2006年将全部财富的85%捐给了慈善基金会,此后数年又捐赠数十亿美元,他仍在福布斯2018年财富榜中以840亿美元的身价雄踞第三位。
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从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成长为股价超过30万美元、每股净利润的增长率年化超过20%、总市值超过2200亿美元的世界著名集团公司。有人做过统计,截止到2017年,伯克希尔的市值增长了10880倍,同期标准普尔指数年复合增长只有不到10%。
巴菲特的成就有目共睹,他成为股神的秘籍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信仰者和坚定执行者,价值投资是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准确说这是公开的秘密。
所有公开的东西,都称不上秘密。全世界有谁坚持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从而取得和巴菲特一样的成绩吗?
没有。
既然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成功的路径,为什么没有人能复制他的成功呢?是巴菲特有所隐藏吗?还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价值投资的理念在其他人身上和其他市场根本行不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到底是什么。
所谓价值投资,简单地说,就是寻找那些价值被低估的企业,并长期持有。什么是价值被低估呢?即便只读过高中的人应该也记得经济学中的一条基本原理: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按照最简单的理解,价格在价值之下的股票就是被低估的。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也曾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价值是相对的,表示在某一地点和时间两样东西之间的关系。
所以,低估应该是指那些价格低于价值的企业,投资这类股票就是价值投资。
股票的价格实时显示在交易软件上,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困难的是如何估算一个企业的价值?
对于这个问题,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回答,不如先听听股神自己的说法。巴菲特本人在《写给股东的信》中这样解释:企业价值等于某家企业在其剩余的企业寿命中所能产生的现金,经过折价后的现价。
理论上,这个解释很容易验证,会用计算器就能算出来。问题是其中两个因子根本无法估计:“企业寿命”是多少?会计假设企业是永续经营,没有死亡日期;至于能产生的现金流就更是玄妙,这可不是看一看现金流量表就能算出来的,人家要的是未来现金流,而不是当前现金流。须知,当前现金流跟未来现金流根本不是一码事。
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按照股神这句话去投资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计算器和数学公式不可能估算一家企业的价值。所以,巴菲特还有没说出来的秘密。果不其然,他还这样说过:你知道内在价值的计算和评估是多么的重要啊,我是不可能在白天当着外人计算任何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的,如此重要的工作,我都是安排在夜深人静的晚上,一个人悄悄地计算公司的内在价值【但斌,《时间的玫瑰》,中信出版社,2018。6。】。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计算模式,好像是百年老店的偏方秘籍,不但不能对外公开,自己也要在夜黑风高、四下无人的时候拿出来……真的如此吗?未必。
作为与巴菲特合作四十多年的伙伴,查理·芒格(CharlieThomasMunger)在一次投资者见面会上“不小心”揭穿了这个“谎言”:我和巴菲特合作的这几十年里,从来没有看到过巴菲特用他所说的现金流折算过他说的任何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但斌,《时间的玫瑰》,中信出版社,2018。6。】。
投资是一场战争,兵无常法,水无常形。所谓公司价值,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公式可以去测评,就连巴菲特和他的团队也无法准确算出一个公司的准确价值。
明白了这一点,再回答价值投资在A股是否有效的问题就简单了。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巴菲特自己都没有量化的公式可以执行,其他人也只能邯郸学步模仿个样子,怎么可能凭着这样一个理念成功?更真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人连个样子都学不会就闷头冲进了股市。
在A股的市场环境中,那些坚信价值投资的人没有取得正面评价,那些歪打正着的却获益不少。
李大霄应该算国内最著名的价值投资信奉者了,最起码可以称得上之一。可他在股民心中的地位,总是被当成笑话调侃,甚至有人说李大霄喊涨指数就跌、喊跌指数就涨,简直成了反向指标……
更有意思的一个笑话是,一位股民买了京东方,赚到盆满钵满。别人羡慕地问他为何选择京东方作为他的投资标的,他却说,京东这么大的电商,满世界都是京东送货的快递小哥,一定有投资价值。
笑话有点夸张,但放在中国散户身上并不奇怪,很多人买过股票,却根本不知道上市公司是干什么的。
有人说,这是因为美国资本市场和国内的资本市场差别很大。美国机构投资者占很大比重,国内散户投资者数量居多,追涨杀跌严重;美国市场上强调投资理念,注重挖掘公司的内在价值,A股市场投机炒作盛行,短线炒作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