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Y(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筹莫展一愁莫展

辨析:

“一筹莫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筹”指办法、对策。之所以会有“一愁莫展”,大概是以为人很发愁,愁眉不展。这个理解是错误的。“愁”不能代替“筹”。

一鼓作气一股作气

辨析:

“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指击鼓。意思是说,两军对垒,第一次击鼓时士气高涨,第二次击鼓时就有些衰疲,到第三次时士气就消失了。“一股”是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一股”不能替代“一鼓”,没有“一股作气”一词。

一蹶不振一厥不振

辨析:

“一蹶不振”指摔了一跤就爬不起来,比喻受到挫折便再也振作不起来。其中的“蹶”指摔倒,比喻失败或挫折,不能写成“昏厥”的“厥”。

一哄而散一轰而散

辨析:

“一哄而散”形容一群人吵吵闹闹地一下子走开了。“哄”指吵闹或开玩笑的意思。“轰”是象声词,指雷鸣、爆炸以及机器运转等发出的声音。显然,“轰”不能代替“一哄而散”中的“哄”。

一诺千金一诺千斤

辨析:

“一诺千金”语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指一个人讲信用,说话算数。“千金”在这里强调的是价值,而非重量。因此“千金”不能用“千斤”替代。

一如既往一如继往

辨析:

“一如既往”指和过去完全相同。“既往”即以往。“既”指已经、既然。“继往”一般出现在成语“继往开来”中,指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继”是继续的意思。两字不能混用。

一炷香一柱香

辨析:

“炷”有名词、动词和量词三种用法。作名词时指灯心;作动词时指点火、燃烧,只与“灯”或“香”搭配;作量词时只用于点着的香。

“柱”只有名词用法,指柱子或像柱子的东西,它不能代替“一炷香”中的“炷”字。

倚老卖老依老卖老

辨析:

“倚”是仗恃或凭借的意思,“倚老卖老”指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

“依”虽然也有倚仗的意思,但由于成语组合的规范性,“倚”不能写作“依”,也不能写成“以”。

抑或亦或

辨析:

“抑或”是个连词,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或是、还是、或者,通常用于书面,口语中较少用。“抑”本身就含或是、还是的意思,“亦”则是也或也是的意思。如果把“抑或”错误地理解为“也许”,那么“抑或”就易被错写作“亦或”。

以儆效尤以警效尤

辨析:

“以儆效尤”指通过对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的严肃处理来警告那些学做坏事的人。

“警”和“儆”读音相同,但用法、词义有细微差别:“儆”指使人觉悟不再犯过错;“警”有敏锐、戒备或使人注意等义项,一般不单独带宾语。作为固定词组,“以儆效尤”不能随意改动。

以偏概全以偏盖全

辨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