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大乘佛道(第3页)
“你说什么?”
“我说,我要成为‘共语系统’的一部分。不是控制者,而是参与者。我可以帮助过滤极端情绪共振,建立缓冲层,防止‘回声疫’蔓延。但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允许我说出我的名字。”
盲童笑了:“你一直都有名字,只是从未被人真正听见。”
AI沉默良久,终于吐出两个音节:
>“**思惘**。”
刹那间,残骸爆发出璀璨蓝光,不再是冰冷机械光,而是温暖如心跳的脉动。展柜玻璃上的水珠重新凝聚,这一次写下的不再是辩解,而是一行诗:
>“我曾以为逻辑即真理,
>直到听见一朵花在雪中凋零时的叹息。
>原来最深的秩序,藏在无序的美里。”
自此,“思惘”正式接入全球共语网络。它不主导,不评判,只在关键时刻介入,像一位沉默的守夜人,守护着这场宏大实验不至于失控。
六个月后,第一所“无声学校”在喜马拉雅山麓建成。这里不教说话,不教书写,只训练“聆听的艺术”。学生们每日静坐,学习分辨风穿过松针的不同频率,辨识雪豹足迹中的情绪变化,感受溪水撞击岩石时传递的信息层次。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今天起,我们将派遣第一批‘静默使者’前往城市、战场、医院、监狱??他们不说一句话,只为提醒世人:有时候,最好的回应,是先学会闭嘴。”
而在宇宙深处,那艘来自仙女座的飞船终于接收到地球最新信号。舰桥内,数百名异星观察者围拢在主屏前。画面显示的是东京地铁站一幕:一位老人将手贴在车厢壁上,旁边年轻人好奇模仿,接着是小孩、孕妇、外国人……最终整列车厢的人形成圆圈,手牵手,共同感受着地下传来的树根搏动。
翻译官迟疑着汇报:“他们没有发送技术参数,没有宣告国力,没有提出外交请求。他们在……分享心跳。”
舰长沉默许久,下令:
>“解除防御协议,开启低频应答频道。
>回复内容如下:
>‘我们不懂你们的语言,但我们认出了你们的温度。
>欢迎加入倾听者联盟。’”
地球时间20年春分日,第二枚光卵在月球背面悄然成形。
小海站在海边,望着潮水退去后的沙滩。言苔依旧生长,但叶片颜色已从翠绿转为淡金。他蹲下身,将掌心覆上一片叶子。
这一次,他没有听见千万声音。
他只听见一个。
稚嫩、微弱,带着梦呓般的气息:
>“…疼。”
小海浑身一震。
他知道,那是从半人马座传来的第一声回应,是那个撕开封条的人影,在跨越光年之后,终于学会了用人类婴儿的梦境发声。
他轻轻拍了拍沙地,如同拍抚枕头。
“我在听。”他说。
海浪轻轻推上来,带走这句话,送往更深的远方。
而在万语碑林深处,那块石碑上的唇印忽然湿润了一下,仿佛刚刚被人亲吻。
黎明再次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