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记忆织网的涟漪与未名星系的呼唤(第1页)
当记忆织网的“生态形态”逐渐稳定,一个意外发现打破了平静——在织网的边缘地带,出现了一圈淡金色的涟漪。这些涟漪不像普通能量波那样消散,反而会主动吸附周围的记忆碎片,形成一个个旋转的“记忆旋涡”。更奇特的是,旋涡中偶尔会浮现出从未被记录的文明符号,像是某种遥远的呼唤。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能量现象。”秦雪将旋涡的光谱分析图铺展在观测台上,指尖划过那些跳跃的金色线条,“这些符号的排列规律,和我们之前在晶体星系琉璃屏障上见过的‘初始印记’相似,只是更加古老。”她调出数据库中所有己知文明的符号系统进行比对,发现旋涡中的符号竟能与其中七种文明的古老文字产生共鸣,仿佛是它们的“共同祖先”。
赵虎抱着他的引力琴,坐在观测台边缘调试琴弦。当琴音与旋涡的频率同步时,那些金色涟漪突然向外扩张,露出了旋涡中心的景象——一片被星云包裹的未知星系,星系的恒星散发着柔和的粉紫色光芒,与织网中任何己知恒星的光谱都不同。“这是‘未名星系’。”守忆人首领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的全息投影在光芒中微微晃动,“古籍中记载过,它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早在记忆织网形成前就己消失在星图上。”
林羽盯着漩涡中心的影像,注意到星系周围环绕着三道环形光带,光带的旋转方向竟与记忆织网的能量流向完全一致。“它们在‘回应’我们。”林羽的手指在星图上勾勒出光带的轨迹,“这些涟漪是未名星系的‘记忆信标’,而织网的生态形态恰好激活了信标——就像钥匙插进了锁孔。”
这个发现立刻引发了热议。齿轮星系的工程师们认为,未名星系可能保存着“原始记忆编码”,掌握它就能破解所有文明的记忆规律;迷雾星系的诗人则坚信,那里藏着宇宙诞生时的“第一缕意识”,能让所有记忆回归本源;而晶体星系的长者们却忧心忡忡,他们的琉璃屏障在接触涟漪时泛起了不安的波动,仿佛感知到了某种潜在的危险。
“不能贸然靠近。”晶体首领的棱柱体发出低沉的共鸣,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末世列车:百倍物资与多女主的传》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他展示了一段琉璃屏障捕捉到的碎片画面:在漩涡深处,无数记忆符号像失控的蜂群般飞舞,其中夹杂着一些扭曲的黑影——那些黑影与曾经侵蚀织网的寄生记忆有着相同的能量特征。“未名星系的记忆信标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带来远古的智慧,也可能释放被封印的记忆病毒。”
争论持续了三天三夜。最终,跨星学院的长老们达成共识:派出一支由多文明组成的“溯源小队”,携带最先进的屏障适配器和记忆净化装置,逐步靠近未名星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收集信息。林羽被任命为小队队长,秦雪、赵虎以及来自晶体星系、流动星系的使者加入其中,时间之舟也进行了全面改造,船身覆盖着能适应多种能量环境的“复合屏障”。
出发前夜,林羽站在时间之舟的甲板上,看着记忆织网的光芒在涟漪中流动。秦雪将一块融合了七种文明材质的“共鸣石”交给她:“这是用各文明的核心记忆结晶熔炼而成,能在紧急情况下稳定旋涡能量。记住,我们要找的不是‘终极答案’,而是让织网更安全的‘线索’。”
赵虎调试着引力琴的新弦,这些弦线中编入了未名星系的符号频率:“我给琴加了‘静默模式’,一旦发现记忆病毒,弦音就能形成隔离带。放心,就算遇到再古老的记忆,我也能弹出它的‘同源频率’——万物皆有共鸣,再陌生的文明也不例外。”
晶体星系的使者将一块琉璃碎片嵌入时间之舟的能量核心:“这是屏障的‘记忆备份’,如果遇到无法解析的能量冲击,它会自动激活晶体星系的防御协议。我们的祖先曾说,‘谨慎不是怯懦,是对生命的敬畏’,希望你们记住这句话。”
当时间之舟缓缓驶入金色涟漪,周围的景象开始扭曲。熟悉的记忆织网光影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混沌的能量海,那些古老的文明符号在海中游弋,像一群等待被唤醒的鱼。林羽握紧手中的共鸣石,感受到来自织网各个角落的能量在石中汇聚——那是无数文明的信任与期待。她知道,这次旅程不仅是为了探索未知,更是为了证明:当不同文明真正做到“和而不同”时,哪怕面对最古老的谜团,也能找到属于他们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