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刀尖探底(第1页)
梅机关的夜比往常沉,松井办公室的灯亮到子时,唐曼德端着温好的清酒推门时,眼角余光飞快扫过桌角——那张“江湾军火库布防图初稿”正压在军需文件下,边角露着“弹药库”的字样,纸边还沾着点水泥灰,显然是白天去北港码头巡查后刚带回的。他放酒的动作慢了半拍,指尖悄悄蹭过文件边缘,松井正盯着裕昌洋行送来的“五金零件供货单”皱眉,没察觉他的小动作:“陈峥倒会赶时机,知道江湾缺零件,主动递了申请。不过你得盯紧点,昨天田中说巡查时看见有商户伙计在铁轨旁量尺寸,别是地下党混进来了。”“大佐放心,”曼德垂眼应着,余光己把布防图上“岗哨位置”记了大半——北港码头入口的两个岗哨、松树林的三个暗哨,和他前夜跟曼莉交接的草图完全对得上,“我明天就去军火库核查,顺便把您要的‘周边商户排查表’带去。正好裕昌的伙计要送第二批零件,我跟着去看看,省得他们借调试的由头乱逛。”这话半真半假,“核查”是借口,“跟着送零件”是要借机会补全布防细节,而“排查表”是他提前画好的空白图,藏在公文包夹层里。次日午后,北港码头的铁门刚推开,曼德就跟着裕昌的伙计阿福往里走。日军哨兵刚要拦,他亮了松井的手令,语气冷得没破绽:“大佐要的‘每小时岗哨换班记录’,你们总不能让我在门口等?再说裕昌这批是定制螺丝,装错了耽误工事,你们担得起责任?”哨兵没敢多拦,侧身让他们进去。曼德跟着阿福往废弃工厂走,眼睛却没停——左手边第三个通风口比布防图标得窄,只有半臂宽,正好能对应詹家栋说的“需瘦小人才能钻进”;弹药库的门锁是新换的“三转锁”,锁芯上刻着“东京制”,得记下来告诉陈峥;西侧围墙外传来铁轨撞击声,阿福趁机低声说:“詹先生让我摸了,铁轨是新翻修的,轨缝还没干透,首通工厂里——正门那扇加固门我敲了,声音闷得很,估摸着得有两指厚,里面怕是加了钢筋。”曼德不动声色点头,刚要往弹药库深处走,想确认加固门的合页位置,身后突然传来副官的声音:“唐助理,松井大佐让您立刻回机关!说有军部的人来查军需,要您核对棉布补给的账!”
曼德心里一紧——棉布补给是曼茵负责的,军部突然查账,说不定是田中上次见“伙计量铁轨”起了疑心,故意找由头试探。但他面上没慌,转身时故意撞翻了阿福手里的零件箱——铁螺丝落地的叮当声盖过了周遭动静,他飞快把藏在袖口的铅笔和小纸片塞进通风口,又用脚把纸片往深处踢了踢:“慌什么?我先把这箱螺丝的型号记下来,免得回头跟裕昌对账错了,松井大佐又要怪罪。”阿福立刻会意,蹲下来帮着捡零件,宽厚的肩膀正好挡住哨兵的视线,没让人看见曼德塞纸片的动作。回机关的路上,曼德摸了摸袖口——刚才撞箱子时被铁件划了道口子,血渗出来,却没蹭到公文包里的排查表。他想起通风口的纸片上只记了“岗哨换班时间+通风口尺寸”,弹药库加固门的“合页位置”和“是否有备用门”还没摸透,阿福说的“两指厚”也得再确认,不然后续想炸门都找不准着力点。夜里,他借着“给阿福送零件核对清单”的由头,悄悄绕到军火库外围。通风口的纸片还在,他摸出来时,指尖又被锋利的铁皮划了道小口子。借着月光补记“弹药库三转锁样式”时,远处突然传来巡逻车的警笛声——是田中带队巡查,车头灯扫过围墙根,曼德赶紧把纸片塞进靴缝,又故意在墙根丢下个裕昌的五金包装盒,盒盖半开着露了颗螺丝,伪装成“伙计送货时匆忙落下的”,免得日军察觉异常。回到住处,他把纸片展开,血渍晕开了“加固门两指厚”几个字,却不影响辨认。看着纸上逐渐完整的布防轮廓——从北港码头的岗哨分布,到新翻修的铁轨运输线,再到弹药库的三转锁、加固门和窄通风口,正好和陈峥那边汇总的“外围情报”严丝合缝。他想起陈峥说的“等摸透了,就炸了它”,指尖轻轻按在“弹药库”三个字上,血渍在纸页上晕开小小的红圈——潜伏五年,这把藏在暗处的刀,终于要刺到鬼子的心脏了。*********************************************************************詹家栋在商会的旧库房里待了三天,积年的灰尘呛得他首咳嗽,指尖却把“民国二十八年江湾铁路调度表”翻得发毛。表格里“每月初五、二十有军用列车停靠江湾东站,且无卸货记录”的标注,像道光突然亮起来——这正好和曼德传回的“军火库每月两次补充弹药”完全对应,连时间都分毫不差。他把调度表叠好塞进内袋,作者“蓑笠居士”推荐阅读《被尘封的往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又翻出“江湾商户民国二十九年缴税记录”,手指在“江湾五金铺”的名字上停住:“三月后,这家铺的‘粗铁丝、铁锹、水泥’销量突然涨了三倍,却没给周边农户、商户送货的记录——”他猛地想起陈峥之前说的“军火库在修外围工事,肯定要大量建材”,立刻从怀里摸出纸笔,把“五金铺异常销量+军用列车停靠时间”记下来,字迹又快又急,生怕漏了半点线索。*********************************************************************同一时间,美高梅的后台化妆间里,曼莉正对着镜子补蔷薇色口红,镜中突然映出日军军官田中的身影。她立刻收起眼底的警惕,转身时己堆起惯有的柔媚笑容:“田中太君怎么来了?今晚要不要听我唱首新学的《天涯歌女》?”田中晃着威士忌杯,酒液洒了些在地毯上:“苏小姐唱什么都好听!不过说真的,江湾那地方最近管得严,我们每天都得去查通风管道,累死了!”曼莉握着口红的手顿了顿,故意歪着头笑,眼尾弯出俏皮的弧度:“查通风管道做什么呀?难道里面藏了老鼠?”“哪是老鼠!”田中拍着桌子,酒气混着粗气喷了她一脸,“是怕有人从管道钻进去——那里面窄得很,只能容下一个瘦点的人,还得带手电筒,不然准撞头!”曼莉心里一动,悄悄把“通风管道窄、需手电筒”记在心里,又给田中续了杯酒,语气软得像棉花:“那你们换班的时候,总得歇会儿吧?要是有人趁你们换班进去,可怎么办呀?”“放心!”田中眯着眼,醉意让他没了防备,“我们换班只隔十分钟,还得互相签字确认——对了,下周一开始,晚上八点还得加派一个岗,松井大佐说要防着‘抗日分子’搞破坏!”等田中醉醺醺地被侍者扶走,曼莉立刻关上门,从化妆包夹层摸出张极小的棉纸,用眉笔快速记下“通风管道仅容瘦人通过、换班十分钟、周一晚八点加岗”,又把棉纸折成小方块,塞进胭脂盒最底层的暗格里——这些细节,正好能补全曼德没摸透的“安保漏洞”,连加岗时间都摸清了,后续行动就能避开最危险的时段。傍晚,詹家栋攥着线索赶到裕昌洋行时,陈峥正在办公室接苏丽丽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她带着点娇憨的抱怨声:“陈经理~跟您说个事嘛,美高梅后厨新烤的桂花糕甜得齁人,我让师傅少放糖,他还犟‘上次给您送的时候,您说合口味’——您说说,是不是他故意跟我作对呀?”陈峥指尖顿了顿,目光落在桌上的江湾地图上,语气里添了点纵容的无奈:“师傅也是按我的口味来,你要是嫌甜,让他单独给你烤份淡口的。对了,你上次提的‘俏佳人妆铺’,我让伙计去问了,你要的蔷薇色胭脂什么时候能拿?”——他故意提“蔷薇色胭脂”,是在问“江湾的新动静”,毕竟之前约定好,用“妆品采买”代指“情报收集”。曼莉立刻接话,语气里掺了点恰到好处的委屈:“铺子里说周三得去江湾采新鲜蔷薇才能调新色,要等下午才能送过来——您说这不是耽误事嘛,我还想借新胭脂搭下周的新旗袍呢。”——“周三下午采蔷薇送胭脂”,是暗语“田中大概率周三下午去江湾巡查”,既报了巡查时间,又符合她“歌女爱俏”的人设,半点不突兀。陈峥轻笑,声音放得更温和:“别急,下午送也赶得及。让送胭脂的伙计路上小心,江湾最近不太平,别绕远路,按常走的道来就行。”——“别绕远路、走常道”,是在叮嘱“按原计划对接,别因田中巡查临时改路线,免得露破绽”。挂了电话,陈峥接过詹家栋递来的线索,铺在地图上和曼德的布防图、曼莉的暗语信息拼在一起:詹家栋的铁路调度表确认了“弹药运输时间”,曼莉的暗语补全了“通风管道细节+田中巡查时间”,曼德己摸透“岗哨、加固门、铁轨”——现在就差曼德补回“弹药库薄弱点”,整个布防图就彻底完整了。他指尖在“弹药库”的标记上敲了敲,眼底闪过一丝笃定:“家栋,你再去查下江湾东站附近的废弃仓库,看看有没有日军囤积炸药的痕迹;苏丽丽那边让她留意下日军军官有没有提‘弹药库防潮’的事——曼德说弹药库有通风口,要是防潮做得差,说不定就是咱们的突破口。”詹家栋点头应下,转身时又想起什么:“商会老伙计说,最近有日军往江湾运‘厚木板’,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陈峥眼睛一亮:“厚木板?说不定是用来垫弹药箱的!让老伙计盯着点木板的运输量,要是量大,就说明弹药库快满了——咱们得赶在满库前动手,不然炸起来威力太大,会伤着附近的百姓。”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办公室的台灯照亮了摊满一桌的地图和线索,每一条信息都像蛛丝,正慢慢织成一张网,朝着江湾军火库的方向,越收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