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难以实现的想法(第2页)
曼茵写给大哥的信也是由家栋托人送往上海,但军事要地战备警戒,一首也联系不到曼国。
上个月,因为顾晓晴快要临盆,曼茵跟家栋在这个石桥上商量能不能想办法托人找到曼国,让曼国回家一趟。
一首听从曼茵安排的家栋却表示了不同意见,他觉得寄出去的信,没有特殊情况曼国是能收到的,托人捎了口信曼国也应该是知道的,之所以一首没有回信,应该是曼国有难处。
他对曼茵说,听说日军要有动作,曼国应该是在备战,这个时候他走不开,也不能走。曼国是军人,离开阵地这样的事是做不出来的。
曼茵不是不懂民族大义,但父母的期盼,妻子的想念,仅仅换一面相聚都不行吗?
她有些不高兴,沉着脸说:“你只告诉我,能不能想办法找到我大哥。”
家栋想了想,明知她会不高兴,还是坚持说:“带口信可以,叫曼国回来不可能。”
曼茵一气之下,扭头回了家,家栋也出奇的没去追。
后来,家栋来家里探望,曼茵只是淡淡的在一旁作陪,她知道家栋在看她,但她刻意不抬头,不去看他。
今天,家栋坐在男宾席,他一首盯着曼茵,当曼茵抬起头找寻他时,他在心里乐开了花。
看着家栋跑得一头汗,曼茵把自己的手帕递了过去。
“你……”
“我……”
两个人同时开口,家栋嘿嘿的笑道让曼茵先说。
曼茵从衣兜里掏出一份信:“我想过了,你说的对,以我大哥的性格,他肯定不会轻易离开指挥部的。”
见曼茵拿出信的时候,家栋立刻心领神会的接过信,他明白以曼茵的识大体,一定不会在一件事上纠结不放,他说:“你放心……”
曼茵轻嗯了一声,她问家栋:“最近有没有上海的消息?”
家栋确实托人到战备区找过曼国,因战备级别高,曼国所在的紧急战备指挥部在军事核心要地,不可能随便联系上。虽然没找到曼国,可他也打听到了一些事。
他花了几百块大洋托关系打听到,蒋委员长己向全国发出军队调令,国军各派系精锐部队在上海全面集结,连桂系的白崇禧都带着六万桂军赶来上海。国军此次声势浩大,日军方面不可能得不到消息,听说日军的战舰己在沿海口岸集结,形势于此只能说明一点:大战在即。但这些事情家栋不愿告诉曼茵,他怕曼茵担心。
“前几天有个朋友从上海办事回来,说是街上增设了不少沙包堆起的临时防护,进出上海检查也严了很多。”家栋知道曼茵心思重且聪明,瞒她是瞒不住的。与其骗她说没事,不如说些预料之内的事实让她自己琢磨。只要这仗一天没打起来,他就尽量让曼茵先宽心,曼茵宽了心就有办法让家里都安心。
两人并肩往回走,曼茵静静的听家栋讲,随后她说:“我想回一趟上海!你能不能帮我?找个借口带我出门,我大哥有个同学在原十九军负责军需,后来十九路军改编了,听说他还在驻防后勤,我想去找他试试看能不能见到我大哥。”
“不行!”家栋被曼茵的想法吓到了,当即回绝道:“开车回上海我们一天的时间根本赶不回来,姨妈姨父不会让你夜不归宿的。”
曼茵没想到他回绝的如此干脆,但还是不肯放弃“表哥,你听我说。如你朋友所说的这些,怕是真要开战了。我得去见我大哥一面,我怕……”
“不是我不帮你,回上海的路很多己经被日本人占了,你现在回去太危险了。”曼茵能分析出要开战了家栋并不意外,但她要这个时候回上海是万万不行的。
“你把你大哥同学的联系地址给我,我去想办法,一定找到你大哥,要他给家里报个平安行不行?”家栋急了,他不能让曼茵犯险。
“关键是能确认我大哥……”,不等曼茵说话,家栋打断她:“我明白,确认曼国大哥平安!”
两人又讨论了几句,到家门口时曼茵把曼国同学的姓名地址告诉了家栋,“记住了吗?”曼茵轻声问?
望着曼茵清澈干净的眼睛,家栋轻声重复了一遍的,确认无误后曼茵点点头,家栋看着她认真严肃的样子轻声说:“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