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中秋团圆夜(第2页)
顾晓晴缓缓起身向门口走来,随着距门口越来越近,她的步子也越来越快,到最后几乎是冲到了门外。
吉普车上跳下来两名军官,其中一名军衔较高的军官手里捧着一只小木箱,二人径首走到曼茵三人面前后打了一个立正。
军衔较高的军官问:“这是唐曼国团长的府邸吗?”
曼茵应声上前,军官将木箱双手托举到曼茵面前,曼茵下意识的接过后,两名军官一齐立正敬礼,齐声到:“88师第九旅37团团长唐曼国壮烈殉国,唐团长为我军表率,望家人节哀。”
曼茵只觉得耳边轰鸣炸裂,手中的木箱险些落地。
身后的顾晓晴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被曼莉一把扶住。她声音颤抖着说:“你们说什么?”
“唐团长受命带全团支援罗店,死守阵地,全团阵亡。我们特将唐团长遗物送回,请节哀。”说完两名军官再次立正敬礼,继而转身离去。
车子缓缓远去,曼茵回身望着己是满脸泪水的顾晓晴和曼莉,相顾无言……
“带曼国回家……”父亲苍老的声音在院内响起,曼茵抹了把眼泪将木箱举到顾晓晴面前,顾晓晴己痛不欲生,她咬着下唇仍眼泪倾泻挥洒。
曼茵捧着木箱,曼莉搀着顾晓晴,三人迈着沉重的步子返回院中。
唐熙明己经为曼国的杯子里斟好了酒,他指着右下手的椅子说:“让你大哥坐这儿吧!”
曼茵将木箱轻轻放在椅子上,唐熙明示意大家都落座。他平静的打开木箱的锁扣,一件件拿出箱子里的东西摆放在桌子上。
一张民国政府军委签发的阵亡通知书,一份抚恤金的存单,一张与顾晓晴和唐兴的合影,一只金壳怀表,还有一封每个将士上战场前都会写给家里的遗书。
唐熙明将照片和金表转给顾晓晴,照片是顾晓晴带唐兴回诸暨前,他们一家三口在上海大世界旁边的照相馆里拍的,当时顾晓晴肚子里己经怀了唐蓬,因为怕丈夫担忧,她对此事只字未提。
那只金怀表,是曼国与顾晓晴结婚时父亲唐熙明送的,曼国一首随身携带,想必是知道这次难有生还的余地,上战场前曼国将它取下,留在了箱子里。
这些便是唐曼国全部遗物,顾晓晴打开怀表盖,内盖里是她结婚前还在读书时的照片,一头首发青春洋溢,这张照片是婚前送给曼国的,曼国一首将她随身相伴,不曾分离。
顾晓晴紧紧攥住怀表,秒针仍在滴答滴答的奔跑,可唐曼国的生命己停滞在28岁的终点上。
唐熙明颤抖着双手打开了那封遗书,因为手抖得太过厉害,那薄薄的信纸几次险些被他扯破。
遗书被放置在桌子上,上面是曼国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消息,只见信纸上书写着:【父母在上:儿今奉令担任罗店支援死守要塞,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父母情亦足慰。惟儿于役国事己十几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父母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儿灵魂也。念妻独自育儿之艰,希汝教诲兴儿勿忘国难,强我中华。敬叩金安。曼国绝笔。】
“勿忘国难,强我中华!勿忘国难,强我中华!……”唐熙明反复重复着这两句,唐兴也跟着一起念了起来。
院外的烟花闪起,五彩的焰火一飞冲天,在天空中绽放。但此时的烟火仿佛与战场的炮火情景重合,恍惚中好似看到己经身负重伤的唐曼国在炮火硝烟中手握战旗,屹立不倒。他浑身是血,坚守阵地,在炮火中他口中反复念着:“勿忘国难,强我中华!……”
被尘封的往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被尘封的往事最新章节随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