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伤愈归来备考状态更胜前(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老头点点头,示意入座。

考试铃响,题卷发下。第一道策论题赫然是《论水利调配与灾赈效率之关系》。

他扫了一眼,嘴角微扬。这题,熟。

他没急着动笔,先在草稿纸上画了个时间分配表:策论西十分钟,经义三十,收尾留刻钟检查。然后写下风险预案:若中途思路卡壳,立即切换“炖汤模型”辅助思考。

落笔时,他首接甩开八股套路,开头就是一句大白话:“水如民命,调之不慎,则千里赤地。”

接着画图示意河道分流比例,标注历年洪涝数据,甚至引用了某次堤坝抢修中工钱克扣导致延误的真实案例。图表虽简陋,但逻辑清晰,一眼就能看出哪里出了问题。

老学究踱步经过,低头一看,眉毛跳了跳。停顿片刻,竟轻轻点了点头。

齐云深不动声色,继续往下写。写到关键处,特意把“虚报损耗”西个字加重墨色,像是戳在地上的一根钉子。

交卷时,他没把草稿收走,而是留在桌上,明晃晃摊开着。上面不仅有答题过程,还有时间规划和备用思路。

有人凑过去看,低声念:“‘若考官反感图表,改用比喻切入’……我的老天,他还准备了退路?”

“这不是答题,是排兵布阵。”另一人感叹。

齐云深走出考场,日头正高。几个陌生学子围上来,其中一个指着试卷问:“齐兄,你那图表真管用?我们先生说策论忌用奇巧之术。”

“那你问问受灾百姓,他们更想要一篇漂亮文章,还是多一口救命粮?”他反问。

那人噎住。

“文章是给人看的,政策是让人活的。”齐云深拍了拍袖袋里的笔记,“我要做的,不是写得好,是写得对。”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另一场模考结束,考生们陆续散出。有人看见他,喊了声:“齐云深!你真来了!”

他点头致意,正要走,却被一人拦住:“刚才那道边防策题,你怎么看‘屯田养兵’这事?”

“屯田没错,错在谁来管。”他答得干脆,“田亩不清,账目不明,兵没吃饱,官倒肥了。这不是养兵,是养蛀虫。”

周围几个人都安静下来。

“那你说怎么办?”那人追问。

“先查账,再分田,最后换人。”他语气平静,“人不对,法再好也白搭。”

树影斜移,阳光照在他肩头。他站着没动,手里还握着笔,膝上摊开笔记,墨迹未干。

一个穿灰袍的学子蹲下身,指着其中一行字:“你这儿写着‘权力结构决定执行效率’……这也能写进策论?”

齐云深看着他,还没开口——

笔尖一滴墨坠下,砸在“效率”二字上,迅速晕开成一个小黑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