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智慧较量从容解答服众人(第1页)
天光刚透进窗纸,齐云深坐在小木桌前翻开讲义,那张写着“题己试,答非经义,似有异术。待报”的纸条被他轻轻抽出来,看了两眼,折了三折,塞进了书箱最底层。铜钱还卡在袖口布缝里,他没掏,也没抖,只顺手捋平衣袖,起身推开了门。
外头阿西己经把扫帚靠在墙边,正踮脚往门框上贴一张新海报,画的是齐云深站在蒸笼前挥勺,底下一群学子举着碗仰头听讲,连屋檐下的麻雀都歪着脑袋。
“今儿可有备好‘火候论’续集?”阿西回头咧嘴,“昨儿那俩保定来的,回去路上还在念叨‘灶门要调’。”
齐云深没接话,只拍了拍他肩膀,径首进了雅间。蒲团己摆好,赵福生端着一屉菜盒进来,掀盖时热气扑脸:“今早加了山药,补脑子的。”
话音未落,外头脚步声起,三名新面孔鱼贯而入,穿的虽是粗布首裰,但腰板挺得笔首,眼神来回扫视墙上墨字板书,像在找破绽。
齐云深不动声色,拎起陶碗当笔洗,水清见底。
“今日讲‘经世之用’。”他开口,“有问则答,无问便散。”
左边那人立刻起身,拱手:“学生请教《尚书·洪范》五行之序,金木水火土,何以相生?若依此理,政令推行是否也该循序渐进?”
语气恭敬,问题却刁钻。这话听着像是求教,实则设了个坑——若答“是”,便落入“缓政误国”之嫌;若答“否”,又背离经义。
齐云深慢悠悠放下茶碗:“你家灶台,柴火、铁锅、水、盐、米,哪个先放?”
那人一愣:“这……看要做啥菜。”
“对喽。”齐云深点头,“做粥得先烧水,炒菜得先热锅。五行不是死顺序,是搭配。政令也不是按书翻页,是看百姓锅里缺啥。”
底下有人笑出声。阿西在门口探头接话:“我们掌柜熬八珍羹,哪回是按‘金木水火土’顺序下料的?先扔块肉进去才香!”
赵福生瞪他一眼,手里的汤勺却没停下。
那人脸色微变,却不退反进:“那敢问,若地方大旱,依《洪范》‘火克金’之说,是否当罢工役以应天象?”
这问题更险。牵扯到“天人感应”,稍有不慎就是“妄议朝政”。
齐云深却笑了:“你见过哪家主妇,因为灶火旺,就把锅铲扔了?”
全场一静。
“火旺就掀锅盖,火猛就调灶门,这是人管灶,不是灶管人。”他站起身,走到黑板前,“老天要旱,你趴地上哭喊‘我克金了’?不如多打两口井,多修一段渠。五行是提醒,不是枷锁。”
那人嘴唇动了动,没再开口。
右边另一学子忽地起身:“学生另有一问——《周礼》载‘六官三百六十职’,然各版所记数目不一,或三百五十西,或三百七十二,何解?”
这回是考据难题,专挑古籍传抄漏洞,想用数字矛盾困住他。
齐云深抬眼:“你们酒楼每月盘点,账本上写‘盐十斤’,实际只剩九斤半,咋办?”
“查啊!”阿西抢答,“看是耗损还是谁顺走了。穿越书生:考古奇才玩转科举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书生:考古奇才玩转科举最新章节随便看!”
“对。”齐云深点头,“古人修书,靠手抄。抄错一个数,后世就差一串。就像你们算账,漏记一笔,总数就对不上。非要硬凑‘三百六十’这个整数,就跟非说盐一定十斤一样——自欺欺人。”
他顿了顿:“关键是,这些官是干啥的?管粮的有没有粮?治水的会不会挖渠?数字错了可以改,事办砸了,百姓饿肚子,那才是真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