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王豪再怒新危悄然至(第1页)
齐云深早上出门的时候,天刚亮。
他走在书院的青石路上,脚底能感觉到清晨露水打湿了鞋面。往常这时候会遇到几个同窗点头打招呼,今天却不一样。迎面走来的几个学子看见他,立刻低头避开视线,还有人小声说了句什么,声音不大,但“前朝”两个字还是钻进了耳朵。
他没停下脚步,也没回头看。
进了明伦堂,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书箱放在脚边,他低头整理笔墨,动作很稳。可心里清楚,王豪那事没完。被罚禁足才几天,现在风向就变了,背后肯定有人在推。
课还没开始,堂里人陆陆续续进来。一个平时常请教他策论的学子丙走到旁边,犹豫了一下,还是坐下了。齐云深翻开讲义,随口问:“夫子昨天说的‘赋役均平’那一段,你听懂了吗?”
学子丙愣了下,支吾道:“还……还在想。”
“那你再看看第三页的推算。”齐云深把讲义递过去,“我加了点批注。”
对方接过,手指有点抖。翻了几页就没再说话,过了一会儿起身走了,连讲义都没还。
齐云深没拦他。
他知道,谣言己经起了作用。
这种时候解释没用,越辩越像心虚。他得先搞清楚,到底传成什么样了。
上午讲课结束,学生们三三两两往外走。齐云深慢了一步,故意落在后面。他听见有人在廊下议论。
“听说了吗?有人亲眼看见他和江南来的人接头。”
“不止吧,说是带了密信,上面有前朝的印。”
“咱们书院要是真出了乱党,谁都脱不了干系。”
声音压得很低,但一字不落全进了耳朵。
他装作没听见,拎起书箱回了西斋。
刚放下东西,外头传来喧闹声。是王豪的声音,在讲堂门口大声问夫子:“老师,最近外面都在传,有个学生跟紫宸旧部勾结,这事您知道吗?”
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
齐云深走出来,看见王豪站在台阶上,一脸正气,像是真为书院安危着想。底下围了不少人,有的皱眉,有的交头接耳。
夫子脸色沉了下来:“谁说的?有证据?”
王豪不慌不忙:“我没亲眼见,可大家都这么说。那人还收了来历不明的蜡丸,谁知道是不是要造反?”
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目光都朝齐云深这边扫过来。
他站了出来,语气平静:“我确实在前几天见过江南来的朋友,谈的是松江水利的事。他说那边鱼鳞闸年久失修,容易堵水。我还记了些笔记,可以拿给夫子看。”
王豪冷笑:“水利?说得倒好听!谁不知道江南现在查赈粮案查得紧?你朋友是不是叫阿沉?左脸有疤?”
齐云深心头一震。
这个名字,除了李慕白,没人知道。
说明他们真的盯上了李慕白的行踪。
但他脸上不动声色:“我不记得他名字。是个码头杂役,帮我查账册的。你要不信,我现在就把笔记拿出来,当众核对。”
夫子看了王豪一眼:“无凭无据,不得妄言!回去好好读书,别整天琢磨这些捕风捉影的事!”
王豪被训了一句,嘴上应着,眼神却狠狠剜了齐云深一下。
散了人群后,齐云深没回屋。
他在膳堂附近转了一圈。中午饭点,王豪带着几个人坐在显眼位置,声音特别大。
“你们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王豪夹了口菜,“他那个竹箱,夜里有人看见会发光。说不定里面藏的就是前朝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