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章 冷静应对绝境中的智慧(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穿越书生:考古奇才玩转科举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书生:考古奇才玩转科举最新章节随便看!监考官的手指还停在那行字上,阳光照进号舍,袖口那抹红纹像血渍一样扎眼。

齐云深没动。

他盯着对方的指甲——修剪得很齐,但边缘有点发黄,像是长期沾墨留下的底色。这种人,抄过不少密档吧?说不定连裴府后院的账本都经手过。

“此乃全文眼目,删之则神散。”

他说完这句话,声音不高,却把隔壁两个原本交头接耳的考生吓得缩了脖子。有个举子正偷偷摸出怀里的小抄,手一抖,纸角首接掉进了茶碗里。

监考官没再说话。

他收回手,转身时袍角扫过门槛,脚步比来时重了半分。齐云深听得出,这是心虚的节奏——装威风的人,走得太稳反而假,只有真恼了才会控制不住落脚轻重。

等那身影彻底消失在通道尽头,齐云深才缓缓呼出一口气。

不是放松,是换挡。

就像拉车的牛,前半程被人抽着鞭子跑,现在鞭子撤了,反而要自己定步子、调呼吸、算力气还能撑几里路。

他低头看答卷,那句“以实效验忠奸”七个字墨迹未干,在光线下泛着微微蓝光。这墨是他特制的,掺了松烟和一点石灰粉,遇汗不晕,遇水反显,就算将来有人想篡改,也能一眼识破。

可笔尖不能再在这儿打转了。

时间不多了。日影己经斜过三格,按贡院规矩,收卷前一刻钟会敲一次钟,现在还没响,说明还剩不到两炷香。

他伸手探进书箱夹层,摸出最后一支笔。

这支笔和其他六支都不一样,杆身刻满了细槽,像是被人用刀一点点削出来的。其实那是赵福生连夜拿锉刀磨的——掌柜说了:“你手心出汗不怕,就怕你心里压事。”所以这槽不是防滑,是提醒:每写一笔,都得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笔换好了,脑子也清了。

他展开草稿纸,右下角那一块己经被风卷着沾了墨,字迹糊成一团。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脑子里那张“论证图”还在不在。

从《北狄志》冷典切入,引到夷夏之辨;再用《春秋》礼义驳血统论;接着搬出近年边贸数据,证明胡越通商反倒安民富国——这一套逻辑链,早在城南书肆翻旧档那晚就搭好了。

但现在,得加点料。

他忽然想起昨夜喝的那碗提神汤,酸枣仁混姜辣,赵福生说是“专治装死的人”。当时他还笑,现在明白了:有些话不能只讲道理,还得带味儿。

于是笔锋一转,引《盐铁论》“贤者举能而任官”,紧接着接了一句实打实的新政案例——去年黄河决堤,某县令不用朝廷派的工头,自己招流民修坝,结果工期短、花销少、百姓无怨言。可就这么个实绩突出的官,至今没升反贬。

这事没点名,但懂的人都懂。

写到这里,他顿了顿,然后重重落下最后一句:

“今有执权者,惧真才之出,畏实绩之显,宁以偏题阻之,污名毁之,此非忠奸之辨,而乃私欲之蔽也。”

墨滴落在纸上,像一颗黑豆砸进米缸。

他知道这句话等于当众扇脸。但齐云深不在乎。考古挖坟的时候,哪次不是明知下面埋着雷还得往下铲?关键是你得知道雷在哪,能不能绕,绕不开就干脆踩实了让它炸。

只要人站着,灰落下来也是勋章。

他搁下笔,手指微微发颤。不是累的,是兴奋。

这感觉他熟,当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唐代水利图残卷时,也是这么一阵头皮发麻的爽劲儿——真相憋在嘴里太久,终于说出来了。

七支笔一一收回笔筒,动作慢条斯理。他把答卷轻轻吹干,压在砚台底下,防止再被风吹走。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贴在答卷背面滑了一下。

玉佩微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