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 新的挑战更高目标心中立(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作者“华天元”推荐阅读《穿越书生:考古奇才玩转科举》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齐云深睁开眼的时候,天还没亮透,屋子里黑得像口老井。他没动,手先往枕下摸了一把,笔记还在,边角有点翘,墨迹早干了,但那行字他记得清楚。

外头巷子静得很,连野猫翻垃圾桶的声音都没有。他坐起来,动作很轻,怕吵醒隔壁打呼的阿西。油灯芯剩半截,一掐就着,火光跳了一下,照见墙上的三行字:“不依附。不站队。不交易。”昨儿烧完请帖贴上去的,现在看着,倒不像宣言,更像提醒——提醒他自己是谁,又不想变成谁。

他掀开被子下床,脚踩到冰凉的地砖上,脑子反而清醒了。竹箱打开,量天尺躺在暗格里,冷得能沁出水来。他拿布擦了擦,不是脏,是习惯。这东西从现代跟过来,没电没信号,但它刻的每一道,都比朝堂上的圣旨靠谱。

刚放下尺子,眼前忽然一黑,像是有人猛地合上了天幕。下一瞬,沙砾扑面,风卷黄尘,一座残破石碑立在荒原中央,上面几个大字裂得不成样:“民失其所,国本动摇”。他伸手去抚,指尖刚触到碑面,整座城塌了,底下全是人,衣衫褴褛,拖儿带女,嘴里喊的不是救命,是“有书读吗?有饭吃吗?”

他猛地回神,额角一层冷汗。

梦不是梦,是他带队挖的那个西陲古城。当年他在讲台上说“考古为民”,底下学生笑他迂。现在想来,笑的是他们自己。

他重新坐下,翻开笔记,在昨天那句“吾志不在庙堂高位……”下面,添了一行小字:

“今起,非仅为过乡试、登会榜,实为练筋骨、砺心智,以待大用。”

写完,笔尖顿了顿,又补一句:“若无真本事,再高的位置,也不过是个摆设。”

窗外开始泛青,灰蒙蒙地压着屋檐。他把量天尺搁在桌上,手指顺着刻度滑下去,像在丈量一条看不见的路。那些人许他的官职、俸禄、捷径,听着热闹,可哪条路能让他看清一县赋税怎么摊到百姓头上?哪条道能让他算清水渠该往东拐还是西弯?

不能靠别人给的答案,得自己学会问对问题。

他铺开一张新纸,提笔分三栏。

左栏写:“须精研”——田赋制度、水利营缮、刑狱案例。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事,哪个环节出错,底下就是饿肚子、淹田地、冤死人。

中栏写:“须磨砺”——策论写作、朝堂应对、礼仪规范。他知道八股文臭不可闻,可考场不让你讲人话,那就得先把狗屁文章写出花来,再往里塞真东西。就像赵福生煮羹,表面上是牛骨熬汤,实际药材藏得严实,喝下去才管用。

右栏写:“须联络”——周大人门生、书院清流、民间实务之士。一个人再能耐,也撬不动整个体制。但他不信满朝文武里,就没几个还想做事的。

正写着,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赵福生端着个粗瓷碗进来,热气腾腾。

“趁热。”他把碗放桌上,是碗素粥,撒了点葱花,“听说昨儿又有信塞后窗,写着‘识时务者为俊杰’。”

齐云深点头,没抬头。

“街坊都说你清高过头,迟早吃亏。”赵福生靠着桌边站着,目光落在那张计划纸上,“你真打算一条道走到黑?”

“不是走到黑,”齐云深终于抬眼,“是走到底。”

赵福生哼了声,低头扫过纸面,看到“水利营缮”西个字,眉毛一挑:“这可是真功夫,比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强多了。前年江南堤坝塌了,多少人淹死?就因为管事的连等高线图都看不懂。”

“所以我得懂。”齐云深把笔放下,“我不想将来被人指着鼻子骂:你当年说得挺好听,结果啥也没改。”

赵福生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了:“行吧,那你继续轴着。我只管饭,顺便帮你盯着后窗,别让谁半夜塞刀进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