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听闻科举心中燃起希望火(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盐水盆里浮着的姜皮打着转,齐云深盯着它看了好一会儿。

刚才阿西拍他肩膀那一掌还热乎着,不像是打,倒像是认了。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泡得发白,指缝间裂了几道小口子,但稳得很。这双手今天不止刷了碗、搬了柴、还救了火——现在居然还能留在这里,连主厨的配料单都见到了。

他没动那张纸,可心里己经把上面的字默念了三遍。

堂前的喧闹声渐渐散去,酒客们喝得尽兴,话也越说越放得开。有个嗓门特别大的,端着酒杯站在桌边嚷嚷:

“今年秋闱又要开了!听说连江南那边的学子都往京里赶了!”

旁边一人接话:“可不是嘛,三年才轮一回的大考!府试过了进院试,再过就是乡试,中了就是举人老爷,能当官!”

“啧,你听听,‘能当官’!”先前那人一拍桌子,“咱们这种泥腿子,一辈子也就种地交税的命,可人家寒门书生,只要文章写得好,一朝中举,立马就能穿官靴、坐大轿,光宗耀祖啊!”

这话像块石头,砸进齐云深耳朵里,溅起一圈圈涟漪。

他猛地抬头。

不是因为激动,而是脑子突然通了。

科举。

这两个字在他现代记忆里熟得不能再熟,课本讲、论文写、纪录片里天天播。可那时候他是考古学家,研究的是“古人怎么考”,而不是“我要不要考”。

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现在就是个古代落魄书生,吃百家饭、住后厨角落,靠刷碗劈柴换口热汤面。如果真有这么一条路——一条不用拼爹、不用投靠权贵、只靠笔杆子就能翻身的路……

他手指轻轻拨了一下水里的姜皮,让它转得更快了些。

八股文?他知道那玩意儿形式僵化,内容受限,讲究“代圣贤立言”。可他也知道,越是死板的东西,越有规律可循。他在现代带学生做文献分析时,最擅长的就是从一堆看似刻板的文字里挖出逻辑链条。

“要是能把写论文那一套搬过来……”他心里琢磨,“先拆结构,再套模板,最后填内容——说不定还真能糊弄过去。”

想到这儿,嘴角不由自主翘了一下。

可下一秒,现实又压下来。

书呢?哪来的钱买书?谁教他怎么写?八股讲究师承、讲究门第,他一个连昨天晚饭都没着落的人,拿什么去跟那些读了一辈子经书的秀才比?

他低头看着自己这身洗得发灰的靛青长衫,袖口补丁叠着补丁,连腰带都是赵福生随手给的一根旧布条。

穷酸。

真是穷酸到骨子里了。

可就在这时候,他想起中午那场火。

他甩沙袋、控火势、指挥提水,一气呵成。赵福生嘴上骂他多管闲事,可事后不但没赶他走,反而默许阿西给他拿姜皮贴伤口,还把主厨才看的配料单放在他常坐的位置。

这不是施舍。

这是认可。

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说明他不是废物,更不是累赘。华天元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他有用,能解决问题,能在关键时刻顶上去。

那他凭什么不能试试科举?

他不是没有知识,他是缺资源。但他有脑子,有经验,还有——时间。

只要活着,就有机会。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感觉胸口那团闷了几天的浊气终于散开了一些。

阿西哼着小曲走进来,手里拎着个竹篮,开始清点明天要用的食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