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7章 水利新思再启研究(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算我一个。”角落里一个瘦高个站起来,“我能做木模。”

陆续又有几个人应声。

齐云深没再多说,转身走到沙盘前,拿起炭笔开始勾勒地形轮廓。李慕白则翻出登记簿,挨个记下名字和擅长的项目。

“七个人。”他念完最后一行,“够了。”

“不够也没关系。”齐云深头也不抬,“一个人也能开一条路。”

他画完最后一笔,退后一步看了看,伸手擦掉一处偏差,重新标上刻度。

“我们以前做的事,是证明别人错了。”他说,“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证明什么是对的。”

李慕白把名单折好塞进袖子:“那接下来怎么办?”

“先验数据。”齐云深指着沙盘上的引水路线,“明早派人去实地测土层厚度和坡度,今晚先把模型搭出来。你们分两组,一组算流速,一组做结构承压测试。”

他看向那个提出设想的学子:“你叫什么名字?”

“陈文通。”

“好。”齐云深点头,“你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全程参与决策,有问题随时提。”

陈文通愣了一下,眼眶有点发热。他张了张嘴,最后只说出一个字:“是。”

李慕白拍拍他肩膀:“别紧张,待会儿我教你用扇子测风向,这对判断水流影响可准了。”

有人笑了一声,气氛松了下来。

一个学生搬来新的炭笔盒放在桌上,另一个去灶台边热了壶茶端进来。灯光下,纸页翻动的声音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

齐云深站在沙盘前,一边记录一边下令:“明天辰时前,所有测量工具必须校准完毕。工坊后院的备用箱我己经让人取回来了,里面的铜环和水准仪都检查一遍。”

“明白!”有人应道。

“还有,”他补充,“实验记录本从今晚开始,每份做三份副本。一份存工坊,一份锁东斋密室,一份由周大人门生代管。”

李慕白挑眉:“这么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齐云深握紧炭笔,“我们可以被质疑,但不能被推翻。只要数据在,路就断不了。”

堂外风渐小,屋里的灯却越亮。

有人蹲在地上拼接木架,有人趴在桌边画计算草稿,陈文通拿着尺子反复比对图纸上的角度。

李慕白走了一圈,确认分工无误后回到齐云深身边:“他们比我们当年还拼。”

“因为他们知道,这次不是为了考试。”齐云深看着忙碌的人群,“是为了真正解决问题。”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最上方写下一行字:

**新思研讨组·第一轮任务分配**

下面列出七人姓名和职责,最后一栏写着:“每日汇报进度,全员可查阅。”

李慕白笑着摇头:“你这是要把格物堂变成军营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