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势力博弈局势暂平衡(第2页)
李慕白来找齐云深时,手里拎着个布包:“昨夜有人动过我们放在资料室的竹筒,里面的图纸顺序全乱了。”
“谁管钥匙?”
“老周。”
“他最近有没有异常?”
“他说半夜听见动静,起来看却没人。可门是从里面锁的。”
齐云深冷笑:“那是有人有备用钥匙。”
“要不要换地方?”
“早就该换。”齐云深卷起桌上的图稿,“往后,所有实验移到后山工坊。材料我来记账,进出都留名。”
当天傍晚,赵福生的学徒送来两个食盒。李慕白打开一看,是热饭和炖菜。
“赵叔说,干活的人不能饿着。”学徒放下盒子就走了。
李慕白夹了口菜:“他还记得你饿晕在他门口那天。”
齐云深低头吃饭,没接话。但他把饭盒底压平,在上面写了几个字:**每日送饭,记人。**
夜里,他们重新分配了任务。支持的学生分成三组:一组负责实验记录,一组收集反对言论,第三组专门盯书院各处的动静。每个人发了一枚铜钱,正面刻“格”,反面刻“守”,作为暗号。
第五天,局面变了。
原先带头骂人的几个学子不再露面。公告栏上的新帖少了攻击性,多了疑问:“坡度如何精确测定?”“虹吸管用什么材质最好?”
有人开始主动找李慕白借实验工具。
也有新问题冒出来。比如书院不准夜间用灯,做实验受限;再比如匠具归工房管,外人借用要批条。
齐云深知道,这是背后的那只手在收紧资源。
他没急着硬碰。反而让李慕白放出风声:“格物学社”要招人,不限年级,不论出身,只要肯动手就行。
第六天,来了八个新生。其中一个是厨役的儿子,会削木头做模具;另一个是扫地杂役的侄子,力气大,能搬重物。
第七天,他们在工坊搭了个简易棚子,挂上一块木牌,写着西个大字:**动手为准。**
齐云深站在棚外,手里拿着刚画完的第三份实验图稿。林风吹过来,纸页哗啦响了一下。他没松手。
李慕白坐在门槛上擦扇骨,抬头看他:“总算不是你一个人在扛了。”
齐云深没答话。他望着主院方向,那边灯火通明,是夫子们议事的地方。
他知道,这一轮风波暂时停了。不是因为谁认输,而是两边都看清了对手的分量。
反对派不敢再轻易发难,因为他们发现,骂不管用,还得拿出证据。而支持者越来越多,是因为他们亲手验证过,那些“奇技淫巧”,真的能让水听话。
但这平静太轻,像一层薄冰。
踩上去不会破,可谁都知道下面有暗流。
齐云深把图稿折好塞进袖中。转身时,看见一个小个子学生正蹲在角落记笔记。他写得很慢,但一笔一划都很用力。
那人抬起头,看见齐云深,没躲,反而举起本子。上面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虹吸装置,旁边一行小字:**我想试试。**
齐云深走过去,从怀里摸出一支炭笔,递给他。
学生愣住。
“明天早上六点。”齐云深说,“工坊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