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神秘人现身份待揭晓(第2页)
背面刻着小篆:“贞元十七年赐。”
两人对视一眼。
“贞元?”李慕白瞪眼,“那是西十多年前的年号!赵福生看着才西十出头,这玉佩比他年纪还大?”
齐云深没答,脑子里飞快转。赵福生说过,当年在宫里最忌铜器碰瓷声。他还特意给锅具包了布边。这玉佩边缘也有铜套,明显是为了防撞。
还有他走路的样子,左脚先着地,右腿拖一点。吴管事说交接人就是这么走的。厨房供净水,说是老规矩。现在看,全是暗号。
所有细节都对上了。
可问题是,一个前御厨,为什么替裴阙做事?还是用天机阁的方式?
“他要是真投了裴阙,当初何必救我?”齐云深捏着玉佩,“我那时穷得要饭,对他没半点用。”
“除非……”李慕白缓缓开口,“他不是为裴阙做事。”
“什么意思?”
“他在演。”李慕白眼神亮了,“假装听命于裴阙,实际另有目的。你看这玉佩,掉得也太巧了。真怕暴露的人,会随身带着这种能查出身世的东西?”
齐云深一怔。
“他是故意留下的?”
“不一定有意,但至少不后悔。”李慕白分析,“他察觉有人跟踪,回头扫了一眼。那一眼不是慌,是试探。如果没人跟,这事就过去了。有人跟,他就得留下点线索。”
齐云深低头看玉佩。
温润的玉面映着月光,像一层薄霜。
赵福生给他煮过一碗面。那天他饿得快晕倒,趴在酒楼门口。赵福生端出来,说:“吃吧,热汤面最养人。”
后来每次去,都多加一个荷包蛋。
“他救我……是不是早就认出我了?”齐云深喃喃。
“也许。”李慕白点头,“你在书院写的那些策论,讲实学、反虚文,动摇的是整个旧体系。他在宫里待过,知道那套有多腐烂。他帮你,不只是报恩。”
齐云深闭上眼。
很多事突然明白了。
赵福生从不收他饭钱,总说“赊着”。酒楼菜单每月一换,冬至必有八珍羹,说是治冻伤。可京城冬天没那么冷。那汤里加了药材,专门给夜里蹲守的人暖身子。
二楼雅间永远空着,说是要留给贵客。可从来没人来。
现在想,那是情报点。
“所以他不是敌人。”齐云深睁眼,“他是自己人。”
“但裴阙不知道。”李慕白笑了一下,“所以他还能活着,还能送消息。”
齐云深握紧玉佩。
“这玉佩不能丢,也不能还。它是证据,也是信物。”
远处传来脚步声,巡更队过来了。
“走。”李慕白拉他,“再不走就麻烦了。”
两人退回巷口,没回书院,也没回家。齐云深知道,现在去哪都不安全。赵福生的身份一旦被盯上,酒楼也会出事。
他们绕到城南一处废弃茶寮。屋顶塌了半边,但西面墙还在,角落还有个烧过的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