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章 卷终展望暗流中的新征程(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齐云深把日记本合上,放进竹箱最底层。灯芯烧得有点歪,他拿剪刀剪了一下,火光跳了跳,屋里安静下来。

他没急着睡。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三下,像是在算什么。腰间的玉佩还是凉的,他伸手碰了碰,没打开。他知道现在不是用它的时候。赢了一场,不代表风向就变了。

他重新翻开日记,在那句“裴阙的招数断了”下面,慢慢写下:“但风己起,逆流者亦不能停。”

写完这句,他盯着字看了很久。外面传来打更的声音,三更天了。书院里早没人走动,可他知道,有些人不会因为夜深就停下动作。

第二天一早,他照常出门。天刚亮,空气有点湿。他走过明伦堂前的石阶,几个学生迎面走来,看见他,停下脚步行礼。

“齐先生早。”

他点头回应,没有多话。脚步很稳,像在丈量什么。那些曾经冷眼旁观的人,现在会主动打招呼了。他知道这是好事,但也知道,敬意不等于改变。

他走到公用架前,昨天那份《简易雨量计制作法》不见了,换成了三份新讲义。一份是测水速的土办法,一份是记录雨量的表格模板,还有一份写了如何用竹筒和浮标做简易预警装置。

他拿起红笔,在上面批了几句。比如“竹筒太轻,加石块压底”,又比如“表格日期栏要加年号,防日后混淆”。

批完放回去,转身往讲堂走。路上听见有人议论。

“听说司农寺派人来问过他的模型?”

“不止,工部也有官员悄悄抄了他的讲义。”

他没回头,也没笑。这些事他知道,但不想太当真。一个人的声音再大,也吵不醒装睡的人。真正重要的,是能让做事的人拿到工具。

上午课试结束,他回到西偏斋。桌上多了本书,封面是旧纸糊的,写着《历代清议录》。他记得这是昨夜夫子们夜谈后,白发老夫子塞给他的。

他翻开书,翻到张衡那一页。下面有段小字批注:“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他把这句话默念了一遍,合上书,塞进袖子里。他知道这话什么意思。位置不重要,有没有能站住脚的东西才重要。

中午吃饭时,他没去膳堂。买了两个芝麻饼,坐在院角石凳上啃。阳光照在身上,却不觉得暖。他看着远处宫城的方向,那里有座高墙,墙里面的人还在等机会出手。

他知道裴阙没倒。一个能把科举、治水、人事全捏在手里的首辅,不会因为书院这点风波就动摇。这次栽赃失败,只会让他下次更狠。

他想起周大人递密档时的样子。那人说话结巴,手却稳。眼神里没有急,也没有怕,只有一种“早晚要来”的平静。

他也该有这种平静。

下午他收拾竹箱,准备回屋。箱子还是那个旧箱子,靛青布包边,角落磨出了线头。他没换新的。有些东西,破一点才记得住来路。

作者“华天元”推荐阅读《穿越书生:考古奇才玩转科举》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他提着箱子走向书院正门。门口石阶被太阳晒得发白,他站在上面,没进去,也没走。

风吹过来,袖口的补丁晃了一下。他抬头看天,云走得很快。这种天气,上游要是下雨,下游就得准备。

他忽然想,自己到底图什么?

不是为了出名。名声这东西,今天捧你,明天就能踩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