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巧妙周旋化解朝堂阻碍(第2页)
老侍郎沉默良久,临走前拍了拍他肩:“后生,话要慢慢说。”
第二天,都察院案头多了一份匿名摘录,记录的是嘉靖年间一起“文牒延误被弹劾”的旧案。虽无署名,但字迹熟悉的人一眼便知出自那位老侍郎之手。
更重要的是,这份材料被周大人当众摆在了议事桌上。
“看……看得见的错,不算最可怕。”他在小朝会上开口,声音略带结巴,却字字清晰,“最怕的是,明明看见了,却装作看不见。”
众人侧目。
这时,一名御史突然起身,朗声道:“臣启奏,齐某人所呈治水策,来源不明,恐涉剽窃异端之术,宜交有司彻查,以免误国!”
空气一凝。
这是裴阙一系首次在朝堂公开发难。
话音未落,周大人己站起,手中拿着一叠文书:“查……查规制!未经实证指控,不得……不得议臣子学术清白!”
他将都察院立案编号高高举起:“此案正在依法核查,不宜未审先判!若真疑其策有问题,应交工部会同翰林院组织评议,而非朝堂攻讦!”
语气沉稳,条理分明。
三位大学士交换眼神,其中一人点头:“周都宪所言甚是。学术之事,当以评议为准,岂容空口污蔑?”
另一人补充:“况且,齐生此前实地勘测数据详实,连李工师都赞其‘测算精准’,何来剽窃之说?”
提案当场被搁置。
那名御史脸色铁青,退回座位。
退朝后,工部快马加鞭送来一份通知:
“关于《因势导流论》技术可行性评议会议,定于三日后午时召开,请相关人士列席。”
齐云深接过信封时,赵小娥正巧从外头跑回来,气喘吁吁:“公子!礼部那个推诿你的书办,刚才偷偷问门房借炭盆烧纸呢!”
齐云深笑了笑,没说话,只把工部通知和礼部回执并排放在桌上。
油纸包依旧压在图纸上方,里面两份干粮整齐摆放,一份稍大,一份稍小。
他盯着图纸最后一行空白,终于提起笔,在“反击启动条件”下方,郑重写下三个字:
程序通。
窗外,暮色渐浓,街上传来卖糖人的吆喝声。
齐云深收好文件,走到院中,从竹箱暗格取出量天尺,对着夕阳校准刻度。指针微微颤动,他眯眼看了会儿,忽然低声自语:“风向变了。”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灰袍小吏模样的人低着头快步走来,怀里紧紧抱着个木匣,衣角沾着泥点,像是从远路赶来。
他走到门口,抬手敲门,声音发紧:“齐……齐先生可在?我是城南驿馆的,周大人让我送东西——”
话没说完,远处忽然响起一声锣响。
小吏浑身一抖,回头张望,额角渗出汗珠。
齐云深站在门内,看着他颤抖的手指死死抠住木匣边缘,指节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