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深入探讨精益求精(第2页)
“图是死的。”齐云深把新标好的桩踩实,“人是活的。我们写的方案,本来就是为了让人用的。”
远处李慕白跑回来了,脸通红,手里举着尺子。
“成了!”他喘着气,“我把上下游重新量了,主渠坡度调三分,刚好借势。流速能提两成,不会积淤。”
他把演算过程写在纸角,递给齐云深。
齐云深看完,撕下那一页,贴到原图纸背面。他拿起炭笔,在整张图上划了几道线,把几处结构圈出来。
“现在听我说。”他把图纸挂到临时搭的木架上,“第一,主渠坡度按李公子新算的数据来;第二,黏土层改为五次薄夯,中间加麻筋;第三,卵石铺设顺序倒过来,先小后大;第西,三个易涝点加暗沟,参照老赵师傅刚才画的走法。”
他顿了顿,看向所有人。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图了。”他说,“是从今天起,咱们一起定下来的规矩。”
工头老赵沉默一会儿,伸手接过图纸。他摸了摸那些新改的标记,点点头。
“行。”他说,“明天开工,就照这个来。”
天色渐暗,风有点凉。
齐云深没回书院。他留在工地旁那个临时搭的棚屋里,桌上摆满了修改后的图纸。他正用炭笔誊抄一份施工手册,每一项工序都配上简图和口诀。
“黏土五层,薄夯慢打;坡度三分,顺势而下……”他一边写一边念,写完一条就折个角。
衣袖蹭上了墨迹,他也懒得管。
棚外,李慕白坐在小凳上,低着头校对最后一组数据。他手边堆着三支秃了头的炭笔,新方案己经誊抄两份。一份卷好塞进竹筒,准备明日送去府衙备案;另一份压在石块底下,留作现场对照。
他揉了揉眼睛,抬头看了看棚子里的身影。
“齐兄。”他喊了一声,“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画沙盘的时候吗?”
“记得。”里面传出声音,“那天你非说水流会拐弯,我不信。”
“结果呢?”
“结果第二天涨水,真拐了。”
李慕白笑了:“你现在信经验了?”
“我一首信。”齐云深走出来,手里拿着刚装订好的手册,“只是以前不知道该怎么听。”
两人并肩站着,看着工地方向。
工匠们还在忙。有人在检查工具,有人按新图纸重新划线。木桩连成首线,在暮色里清晰可见。工头老赵蹲在地上,用手比划着距离,嘴里念叨着数字。
“明天第一锹土。”他对徒弟说,“要照新法来,一个数都不能错。”
李慕白伸了个懒腰:“总算踏实了。”
齐云深没接话。他盯着那排木桩,忽然弯腰捡起一根短木条。
他在地上画了一道线。
然后停下。
风把棚顶的油布吹得哗啦响。
他的手指还按在木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