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名声初显寒门学子来拜访(第2页)
另两人也低下头,手指抠着裤缝。
齐云深沉默片刻,缓缓解下腰间玉佩,轻轻放在桌上。
“我不是神仙,不能保你上榜。”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但我能许一件事——凡真心向学者,皆可来此共读。我不藏私,也不收费。你们若有疑问,尽管来问。”
他顿了顿:“我们可以每月初一聚一次,叫个‘同砚会’。我来讲一篇策论怎么破,你们互相改文章,抱团取暖。科举路上,不该有人孤军奋战。”
话音刚落,阿西猛地从门口蹦出来,手里挥着一张纸:“登记表!我现编的!姓名、籍贯、备考难点三项!谁要入会现在就填!”
赵福生站在廊下,没说话,只是朝后厨扬了扬下巴。不一会儿,伙计们抬出几张矮桌,搬来蒲团,二楼雅间腾了出来,茶水点心一盘盘往上送。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
不到一个时辰,酒楼后院挤进了十几名学子。有人带了自写的策论草稿,有人捧着批注密密麻麻的旧书,还有人干脆跪在台阶上,求齐云深指点一句。
齐云深一一接待,答疑解惑,讲到兴起处,首接提笔在纸上画流程图,边画边说:“你看,赋税问题就像熬汤,火太大糊锅,火太小不入味。减赋要分层,富户多担一分,贫户少压一钱,这才是文火慢炖。”
众人听得频频点头,有个戴斗笠的小伙激动得帽子都歪了。
日头渐高,阳光斜照进雅间,照在墙上新贴的一张纸上——
**同砚会首讲公告:
时间:下月初一辰时
地点:醉仙居二楼雅间
主题:策论破题三法实战解析
主讲:齐云深**
底下密密麻麻签了二十多个名字。
临近午时,人群才陆续散去。有人临走深深作揖,有人悄悄把几枚铜板塞进书箱角落,还有人留下纸条,上面写着“请先生帮我看看这篇文章”。
齐云深坐在后院书桌前,面前摊着七八张求问纸条,笔尖蘸了墨,正准备整理。
赵福生走过来,放下一块新磨的砚台,黑亮如镜,边上刻着“务实”二字。
“你老师留的?”齐云深问。
“不是。”赵福生摇头,“我让匠人今早现刻的。你说的话,得有东西接着。”
齐云深笑了下,低头继续写。
阿西趴在二楼栏杆上,手里捏着炭笔,对着楼下嘀咕:“下次得把‘同砚会’画进去……齐先生站在中间讲课,赵掌柜在底下端茶,我在旁边写‘招生火热,名额有限’……”
他正画得起劲,忽听齐云深唤他。
“阿西。”
“哎!”
“明天开始,每天留二十个馒头,我要分给来问学的学子。”
阿西愣了下,随即咧嘴:“行!不过得加价,五个铜板一个,就说这是‘文曲星开光馒头’,吃了保准上榜!”
“你敢收钱,我就把你那幅画烧了。”
“别别别!”阿西抱头逃窜,“我开玩笑的!免费!全免费!”
齐云深摇摇头,低头继续整理纸条。
阳光落在他肩头,新换的长袍泛着微光。
他一笔一划写着,忽然停住,在纸角添了一行小字:
“原来被人仰望,也是一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