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7章 水利新思再启研究(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作者“华天元”推荐阅读《穿越书生:考古奇才玩转科举》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齐云深刚踏进格物堂,就听见工坊那边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穿着旧院服的学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图纸。

“齐先生!我……我有事要说!”

他站定后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纸,手指微微发抖。周围几个正在整理量具的学生停下动作,抬头看过来。

齐云深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那学子深吸一口气:“我在家那会儿,天天看着村外那条河。前年发大水,堤坝塌了三次,可去年我试着在山腰挖了个引水渠,把一部分水导到干涸的洼地去,结果下游反倒没再淹。”

他把图纸递上来:“我想,要是顺着山势多做几道分流口,是不是比一味加高堤坝更管用?”

空气安静了一瞬。

有人小声嘀咕:“这不是舍近求远吗?水往低处流,你偏要往上引?”

另一个学生摇头:“万一引偏了方向,岂不是自己造灾?”

齐云深没理会这些话。他接过图纸,展开看了一眼,眉头微动。纸上画得不算精细,但线条走向符合地形逻辑,标注的位置也都在关键节点上。

他转身从书箱里取出“量天尺”,对着记忆中的河道图快速测算起来。手指在尺面上来回滑动,嘴里低声念着数字。

李慕白这时也凑了过来。他一边转着手里的折扇,一边盯着图纸看了半晌,忽然开口:“你说的那个第二分流点……是不是靠近老槐树坡?”

学子一愣:“您怎么知道?”

“那儿地下有暗流。”李慕白扇子一合,“我去年路过时测过土温,差了三度。要是能借这股力把水推上去一段,确实省工。”

齐云深抬眼看他,两人对视一眼。

“这思路有据。”齐云深收起量天尺,“不是空想。”

这话一出,原本还在嘀咕的人立刻quiet了。

“可这法子没人试过。”有人还是不服,“祖宗留下的治水章程里,可没写‘引水上坡’这一条。”

齐云深看着那人:“黄河改道八百次,哪一次是照着老章程来的?”

他把图纸轻轻拍在桌上:“今天咱们不讲章程,讲道理。水流有势能,地势有高低,只要算准了力道和角度,水就能按人想的方向走。这不是奇技淫巧,是格物该做的事。”

他扫了一圈众人:“谁愿意今晚留下来,一起把这个想法理清楚?”

没人立刻回应。

夜己经深了,灯油烧得快尽,火光晃在墙上,影子拉得很长。

有人打了个哈欠,也有人低头搓手,显然是累了。

李慕白见状,首接把手里的扇子往桌上一放:“我知道你们怕什么。怕又惹出事,怕被人盯上,怕白忙一场。”

他顿了顿:“但我问你们一句——要是真能让十户人家少挖一丈堤、少扛一天沙袋,值不值?”

堂内静了几秒。

那个递图纸的学子忽然抬起头:“我愿意留下。哪怕最后不成,我也想试试。”

“我也来。”一个戴斗笠的女生举手,“我会画等高线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