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宴会波澜裴阙的暗中窥视(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鞋底碾过门槛的声响刚落,那枚铜钱便静静地躺在矮凳之下,无人问津。

酒楼外的日头正斜,照得青石板泛白,风卷起檐角残灰,吹散了最后一丝人声喧闹。

而此时,城南裴府偏厅内,烛火微晃。

一名穿青布短打的男子悄无声息地推门而入,靴底未沾尘,却走得极稳。他摘下腰间折扇,往地上一掷,扇骨咔哒一声弹开半寸,露出内里刻着的暗纹——三道波浪线,中间一点红漆。这是裴阙亲授的信物标记,只在紧急情报传递时启用。

“回大人。”他跪地垂首,“松风阁事毕,齐云深己离场。”

话音未落,书房方向传来一声轻响。

不是脚步,也不是咳嗽,而是茶盖轻轻磕在杯沿上的动静。

一下,两下,节奏平稳得像更夫打梆子。

那心腹立刻噤声,额头贴地。他知道,这声音意味着主子在听,而且听得认真。

片刻后,一道低沉嗓音从屏风后传出:“讲。”

“齐云深以老农虚报田亩一事为引,驳‘账面税基’之虚妄,称若百姓不敢说实话,则万账皆空。其言首指赋役积弊,语无避讳。”

屏风后的敲击停了一瞬。

“还有呢?”

“现场有三人私语,言其‘见识通透,可参中枢议论’。更有老者当众赞其‘拨云见日’,临走前留铜钱一枚于凳下,形迹可疑。”

“铜钱?”那人声音略抬,“什么样式?”

“制钱,顺元通宝,正面朝上,无磨损。”

屏风后静了两息。

随即,茶盖又开始敲。

但这次,节奏变了。

不再是均匀的“嗒、嗒、嗒”,而是三下急促,一顿,再两下迟缓——这是裴阙独有的思虑信号,连最亲近的幕僚都未必能懂。

心腹伏在地上,呼吸放轻。他知道,这位主子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往往意味着某个人的名字,己经进了生死簿。

“你说他提到‘空中楼阁’?”裴阙忽然开口。

“是。原话是:‘多少人写策论都在搭空中楼阁,你是第一个敢说它会塌的。’”

“呵。”一声冷笑从屏风后溢出,不带情绪,却冷得刺骨,“一个饿过街头的书生,竟敢说朝廷几十年的赋税体系是座假楼?”

他顿了顿,指尖缓缓抚过紫檀拐杖顶部的鎏金球体。

“他是真蠢,还是故意让人心动?”

心腹不敢接话。

他知道,这种问题从来不需要答案。

只需要沉默。

良久,裴阙才缓缓道:“你亲眼见他应对质问?”

“属下藏柱后,全程目睹。锦袍青年质疑其文章抄袭孤本,齐云深当场取出誊抄稿,逐段拆解立意来源,引用敦煌残卷编号P。3417《贞元户帖议》为证,反斥对方拿不出李元朗原文佐证,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