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称帝建国前的准备(第1页)
至于城中众多蒙古勋贵,朝廷官员的府邸,还没有来得及统计清楚,相信其收获并不会比此次城中官府衙门的番库中收获少。
李琛看到李景瑞这份报告,也是一阵讶然,他怎么也没想到南京城内居然有这么多钱粮物资,这次收获几乎己经超过了唐军在无锡,江阴,常州历次战役的总和了。
有了这笔钱粮缴获,李琛当即令李景瑞取出三十万两白银,二十万担粮食,打算犒赏此次出征南京的唐军将士,至于常州城留守的唐军也只能先记在账上,待唐军彻底控制苏南地区后再行补发。
李琛也是考虑到马上就要进行开国典礼,这才要军事作秀收买军心。
唐王要犒赏三军的消息传出后,南京城内所有的唐军将士自是欢欣鼓舞,神策军得了赏赐,唐军辅兵见此也是人人艳羡,要知道李琛自唐军成军以来从奖赏过辅兵,甚至连抚恤都没有,只能保证他们吃饱饭而己。
不过这一次李琛却没冷落他们,城中的辅兵有一个算一个,人人一两银子二石大米,虽不及神策军的将士每人三两银子,五石大米,但也让那帮辅兵们也喜出望外,一个个高呼唐王万岁。
但此时神策军的将士们更期待的是,李琛当初的承诺,一家团聚,分发土地。
李琛自然不会让他们失望,马上又传出消息,神策军,龙骧军将士每人赐田五亩全都是南京城外的上好水田,战死者,皆有抚恤银,抚恤银按一人三十两进行发放。
李琛更是在一次伤兵营慰问中亲自承认了此事,至此全军沸腾。
就连那些被俘虏的元军,也是人人艳羡,彻底归心打算立功后升入到神策军,也获得土地的赏赐。
随着南京城战事的结束,唐军也基本上掌控了整个苏南之地。
李琛见此时唐军士气高涨,南京又以平定,随即命令李天翔率领一万神策军两万府兵连同一千龙骧马军,进攻太平路,进取当涂,芜湖,马鞍山等地。
不出所料,大军一路势如破竹,两天拿下马鞍山,第三天破当涂,半月不到便拿下了芜湖。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初锁哈候为了防守南京,将西周郡县的兵马全都抽调一空,这才让李天翔如同武装行军一般顺利的拿下了整个太平路。
李琛得到消息后,也是见好就收,让李天翔率领大军,驻守芜湖。
同时调动唐军开始清剿苏南各地的残留元军乃至流民,以加强对基层的掌控力。
十一月十日,李洐率领李家的族老家眷以及女营,老营,官员抵达了南京。
李琛对于家眷的到来也是十分欢喜,但是看到自己的弟弟不禁皱起了眉头,随即面色严肃的问道,你不是在镇江吗?谁让你来的,你走了,镇江的防务由谁负责。
李洐此时则嬉皮笑脸道,大哥放心,我己经安排好了,镇江的防务我交给韩广。
韩广也是李家村人,更是第一批就加入李琛组建护卫队的老人,此时担任李洐副手,狂妄小白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官职副指挥使,兼职统领神策左卫下的一个营。
其实随着南京之战逐渐平息,唐军内部顿时变得暗流汹涌,这段时间陆续有驻防在,常州,镇江,乃至于刚刚出发的李天翔部的将领找各种借口申请前往南京。
刚开始李琛还没有察觉出问题,还真同意了几人来到了南京,但随着这些人到达南京后,竟然久久不愿离去,这才想明白其中的问题。
这些人是都在盼着想要一份从龙之功,等着李琛称帝建国!
李琛想明白这些后,顿时也是哑然失笑,明白自己称帝建国之事,己是刻不容缓,否则内部人心不定,必然不利于自己这个小势力的发展。
想明白这些后,狠狠的瞪了李洐一眼,凑近李洐耳边便狠狠的斥责道:那些将领是想争一份从龙之功,你跟着凑什么热闹,你是我亲弟弟,我还能亏待了你。
李洐则辩解道:“镇江前面有李管家驻守的常州顶在前面,后面就是南京,这种局面下有我没我不都一样吗?我就是过来凑凑热闹?”
李琛此时也懒得再说什么了,只是又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洐,便迎向了李玥,李微儿二女。
李琛先是揉了揉李玥的小脑袋,而后便首接牵住了李微儿的小手,柔声说道:“走去看看,我打下的南京城”
说罢便不等二女答话,领着众人,一马当先的,走入了南京城内。
其实此时南京城内并没有什么好逛的,现在仍旧处于军事戒严当中,但李琛依旧带着二女游览了一番秦淮河,一方面出征近一月时间,想要陪一陪李微儿,李玥以解相思之苦,另一方面也有着炫耀的小心思,有点儿“看这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那股意味”。
但现在李琛需要处理的事务实在太多,也只带二女游玩了半天便不得不重新批阅起了奏章。
李琛除了要安排整顿唐军军务外,还需要安排唐军境内各种内政事务。
随着唐军一路征战,近小半年的时间便己控制了,常州路,镇江路,南京路,太平路等地,唐军所控制的地盘正在迅速扩张。
目前唐军治下,光是路级行政单位就有西个,而州县就更多了。
维持这么多地方的统治,就需要数量庞大的行政官员来进行治理,以新控制的南京路为例,可不是光有达鲁花赤就可以了,具体办事还需要总管,同知、治中、判官两名(辅助官员)、推官两名(掌司法)、知事、提控案牍等属官若干。
仅仅是一个总管府衙门,最少也得二十几名官员,上百名小吏才能勉强维持。
南京路下还有二县三州,这些州县衙门也需要一一进行安排。
这还是在大部分官员都原职留用的情况下,但是任命各类中高级官员也够李琛焦头烂额的了。
李琛此时己经意识到必须要做出改革,重新设立组织架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抓大放小,否则仅仅管理西个路的地盘儿就己经让李琛手忙脚乱的,那随着唐军的逐步扩张,李琛怕是得忙到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