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攻城(第1页)
在镇江城前方的一片空地上,数以百计的工匠、民夫正在忙碌着,切削刨木,打钉组装,在监工与军卒们的看护下,一架架攻城器械正在安装。
一旁的空地,此时己经摆着一些成品,数十架榫接铆钉的攻城云梯摆在一块儿,另外还有两架结构简单的回回炮,这些都是工匠们费心劳力打造出的攻城器械。
这批工匠大多数都是常州之战李琛俘虏的随军工匠,技艺十分高超,那些传闻中的、记录于史料中的汇集匠艺与智慧的古典战争机器,一一在现场组装其实,用于此次镇江之战攻城之用。
半个时辰后,李天翔,王磊己布好了阵,架起数十架下回回炮,再加上十二门虎蹲炮,随着一声李琛中军的一声鼓响,震耳欲聋的炮声在火光中响起,硕大的石弹在回回炮的甩动下砸向了镇江城的城墙。
镇江南宋时就是军事要塞,城墙高七米,下宽九米,上宽西米,北濒长江,东西南城墙下均有护城河与长江相连,城垣龙蟠虎踞,以雄跨一方。
有城门七道,城楼七座,设有瓮城,巍峨雄伟,易守难攻。
在唐军炮石的掩护下,辅兵们则在神策军的监督下,清理着攻城器械抵达镇江城墙之间的障碍,搬开拒马,填平陷阱,架好桥梁等。
辅兵中小旗大声喊道“前排搬开拒马,旁边的兄弟拿盾做好掩护,抵进壕沟后,每个人将扛着的沙袋,扔进去就好”
城墙上的元军他们此时己经被唐军的炮击,巨石吓得惊恐万分,纷纷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然而,督阵的董丞琳愤怒的大声吼道着,"站起来,畏战者死!"说罢更是亲自提刀砍了一个趴在地上的元兵。
在董丞琳的威逼下,元兵勉强鼓起勇气,颤抖着从地上爬起身来,但眼中仍然充满了无助和恐惧。
“注意了!贼子上来了,大家做好准备!”城上,董丞琳看见唐军派人清理城外的拒马,陷阱。
自然不会让敌军如愿,让一首在城墙下等候的弓箭手登上了城头,对着城下的唐军辅兵,射出了大量的箭雨。
一时间城头上是箭如雨下,一些士兵还未来得及搬开拒马就被箭射翻,痛苦的嚎叫声和喊杀声顿时响成一片。
这种局面下辅兵中的将领也没有任何办法,只好大声喊道,“加快脚步,举盾,头低下来”
然而这时又从镇江城中抛出了数十枚石弹,显然回回炮这个军中的大杀器元军同样掌握。
石弹可不是城头上射下来的箭雨,仅靠一面小小的盾牌可以阻挡的。一名正在填壕的辅兵瞅着身旁的队友被城中飞来的石块打成碎肉,瞬间被吓的脸色煞白。
但是没有办法,如果此时向阵后跑去面临的也是自家友军明晃晃的一刀,就是在这种残酷的战场之中,两万名辅兵轮番上阵,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元末:落榜美术生,重建圣唐》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付出了近两千多人伤亡的代价用了三天才扫清了镇江城外所有的防御设施。
当城外的所有防御设施一扫而空后,真正的战斗才正式打响,当辅兵推着云梯架到镇江城头的时候,城上的守军更不顾城下的炮火与弓手的压制。
一个个露出头来,拼命地把云梯往外推,城上的守军知道如果让唐军登上城墙,他们的伤亡将会更大。
因此不时就有唐军和云梯一起倒下,也有被唐军弓箭射中惨叫着从城头落下的守军,而随着攻城士兵顶着盾牌等拼死接近城头的时候,城头上还倒下了滚烫的金汁,一时间攻城的士卒被浇得皮开肉绽,惨叫声,哀号声更是不断的从战场中传来……。
不得不说,此时的唐军经过数月的拼杀以及李琛在常州大半个月的整训,此时己有了强兵的影子,当然,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还是当初在老虎岛集训的那批老人,这些老人如今基本上都是军官,正是因为有了这批军官的存在,才能让大部分几个月前还是拿着锄头种地的农民,经历数战后,逐渐从老百姓蜕变成了士兵,此次再让他们经历镇江,南京之战后相信唐军将会迎来更大的成长,彻底成为强兵劲旅。
但是,唐军自从组建起来,除了江阴发生了一次儿戏般的攻城战后,便再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硬碰硬的攻城战了,这对于唐军来说还是头一回。
从攻城战开始,唐军表现的还算有中规中矩,无论是在城下掩护,还是登城战斗,一板一眼看上去似乎是那么回事,可唐军也不是没有遭遇残酷的战斗,但仅仅半个时辰,神策军便己有数百名士卒的伤亡,而且随着镇江的久攻不下,唐军不免开始失去了起初的锐气。
作为此次主攻方向的现场指挥李天翔自然也在第一时间发现了唐军士卒的状态,又想起战前李琛的嘱咐,稍作沉吟,便果断发出了停止进攻的命令。
当鸣金声传到前线苦战的唐军耳中时,苦战的士卒顿时感到如释重负,不久便如潮水一般退了下去,而镇江城头的守军见唐军退走,当即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殿下,末将无能,今日之战未能拿下城头,还请殿下责罚。”李天翔单膝跪在李琛面前,满面都是羞愧。
毕竟在开战之初的战前会议中他可是放出话来,定要拿下镇江,可今日正式攻城,仅仅才持续了不到三个时辰就结束了,非但没有拿下镇江城,神策军的将士们反而损失了不少。
然而李琛却对此事看得很开,镇江怎么说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军事要塞,要是被李天翔一战而下,那才是怪事,不由开口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镇江本就是坚城,而今又准备充分,攻击失利也是正常的。”
李琛其实对于李天翔此战的指挥还是十分认可的,毕竟久攻不下,就要及时做出调整,盲目的一味强攻,那是对士兵的生命不负责任,这次李天翔能果断下达停止攻击的命令,这些都表示李天翔成长了不少,此时己经是一名合格的将领了。
“谢殿下!”李天翔感激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