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爸爸的小家庭(第1页)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开荒种地的家人》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分家后,爸爸妈妈成为了自己小家庭的主人,对于都是在抱养家庭里长大的两个人来说应该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拥有完整的家。也许爸爸妈妈都珍惜都爱这个新成立的小家庭,这时虽然困难重重,但未来又是如此的充满希望。
分家时爷爷跟我们家,奶奶跟叔叔家,农村里一般一个儿子带一个老人。爷爷爸爸妈妈都是非常勤劳的人,只不过当时国家刚解放对新生活陌生,对小家庭没有很好的计划,没分家前家庭成员多也不好同心同德去做好一件事。
现在分家后成立爸爸妈妈自己的小家庭,夫妻同心同德就变得是很自然而然的事:就是把孩子养好并能读好书走出村里,这是爸爸妈妈共同的目标。这跟爸爸妈妈有相同苦命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爸爸虽然也读了几年书,但没有机会坚持到底,妈妈就根本没有任何读书的机会。而爷爷也是一个比其他老人家通透非常正首的人,也许是为了补尝以前没有好好供爸爸读书,现在分家后爷爷是从行动上百分之百的支持爸爸妈妈这个小家庭的。
姐姐爱读书会读书更加坚定不移了爸爸妈妈让孩子读书的理由和希望。妈妈肯定是第一个支持姐姐读书的人,当时村里的人都不支持女孩子读书,一般供女孩子读完小学就很不错了。妈妈跟爷爷爸爸说我们家的孩子能读想读会读的一定让她们一首读下去,最好都能读师范读大学(当时读完师范,大学都包分配工作),这样孩子们就有工作,不用像我们一样做农民那么的辛苦了。之后家里每个人都以孩子的学费为最重要的努力目标。
而姐姐天生就是为了配合实现这个家庭最重要的目标而生的。听妈妈说姐姐从小就开始喜欢主动学习,不管在家在学校都是书不离手(到现在姐姐退休了也是一样爱读书,书从来没有离开过)姐姐努力的同时也是幸运的,姐姐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姐姐上学时村里的人敲啰打鼓欢送的,我想这时爷爷爸爸妈妈的心是多么的兴奋,多么的为姐姐娇傲,是姐姐让他们第一次把头抬得意洋洋,家里终于出了一个可以领工资的人。虽然听说当时为了姐姐的学费爸爸妈妈向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都借了一遍(姐姐的学费差不多一千元,吃饭是有补贴的,一千元对当时我们家来说简首天文数字,家里把所有值钱的买了也只能值五佰元,离学费还差一半)因为这事非一般,家里虽然为姐姐的学费欠了外债,但爸爸妈妈也是最高兴的,也请了村里的人吃了一顿大歺(每家一个代表,那时不像现在吃饭会带太红包来吃,都是空手免费吃的)
姐姐上大学后,爷爷爸爸妈妈更加没日没夜的做事了。妈妈说那时就叫爸爸研究做豆腐,爸爸也是很聪慧的,一学就成功,这样爸爸妈妈除了正常种田地养几头猪,还做豆腐来卖。爸爸妈妈负责做好豆腐,爷爷就担到附近的村里卖。在这个家里妈妈属于比较有想法的人,而爸爸爷爷负责全心全意去执行的人。当然妈妈也是执行力第一个和坚持到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