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回音(第1页)
星海回音
成功为阿斯塔设施注入了初步能源,并疏通了“生命之树”的部分能量节点后,整个设施似乎“活”了过来。
控制台晶体散发出的光芒稳定了许多,一些原本黯淡的辅助屏幕也闪烁着重启的迹象。
正是在这种能量水平提升的背景下,图南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设施的能量输出模式里,有一种极其高效且隐秘的深层空间谐振模式,”她指着控制台上新解译出的一组数据,“也许……我们可以尝试用它来增强‘夜鸮号’通讯器的功率,哪怕只是瞬间,向特定方向发送一个强信号。”
目标很明确,尝试联系“幽灵”组织。她们需要知道外界的消息,需要知道弗洛和其他人的安危,也需要将她们发现的关于阿斯塔“摇篮”和“全视之眼”可能更深层计划的情报传递出去。
这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抉择。信号发射可能会暴露她们的位置,尽管"阿斯塔"的技术层级很高,但谁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
“我们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时颜沉思后说道,“而且,弗洛和‘幽灵’……他们是母亲留下的力量,值得信任。至少,要让他们知道我们还活着。”两人下定决心,开始精心策划。
她们选择了在双星磁场活动达到一个特定峰值的时间点,利用设施能源短暂超频输出,将“夜鸮号”的通讯器功率推向极限。
向“幽灵”组织一个最高优先级的秘密中继频率,发送了一段极其简短、包含特定识别码和“安全,位于未知"阿斯塔摇篮",需谨慎联系”信息的加密脉冲。
信号发出后,能源系统短暂过载,设施灯光猛地一暗,她们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过了好一会儿,能源系统恢复,设施灯相继亮起。
等待的日子紧张又煎熬,同时她们加倍警惕周围的任何异常。
就在她们几乎要放弃希望,认为信号未能成功发送或被忽略时,一天深夜,“夜鸮号”上一个几乎被遗忘的、用于接收超长延迟星际信标的备用指示灯,突然微弱地闪烁起来!
两人立刻冲进飞船残骸。图南快速操作,一段经过复杂压缩和跳频加密的信号被接收并解码。
进度条缓慢移动,每一秒都无比漫长。
终于,弗洛那张熟悉又带着憔悴和疲惫的脸出现在模糊的屏幕上。
“首领!图南中校!真的是你们!”弗洛的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甚至带着一丝哽咽,“收到你们的信号……我们……我们几乎以为……”信号断断续续,夹杂着强烈的干扰噪音。
“听着,时间不多!‘幽灵’损失惨重,禾下的背叛让我们几乎瘫痪……所幸总部损失较小,原因回头再向您报告。
另外全视之眼’在‘方舟’事件后势力大涨,但他们内部似乎也在动荡……有传言说‘神明’并未完全死亡,或者有继任者……”弗洛语速极快,传递着关键信息。
“你们说‘阿斯塔摇篮’?这太重要了!阿斯塔遗产是抗衡‘终末回响’和‘全视之眼’的关键!保护好它!不要轻易暴露坐标!”
“我们正在尝试重建网络……可能需要时间……保持静默,除非极端紧急情况!”
“还有……小心……‘全视之眼’对图南中校的‘兴趣’非同一般……可能与她曾被侵蚀又净化的独特经历有关……他们似乎在搜寻类似的‘样本’……”通讯质量急剧恶化,弗洛的图像开始破碎。
“活下去……我们会……再联系……幽灵……永不消逝……”信号戛然而止,屏幕重归黑暗。
舱内一片寂静,只有设备冷却的微弱风扇声。时颜和图南久久没有说话,心中波澜起伏。
好消息是,弗洛和部分“幽灵”成员还活着,她们并非完全孤独。坏消息是,外面的局势更加恶劣,“全视之眼”的威胁依旧存在,并且可能因图南的特殊性而更加执着地寻找她们。
这次短暂的联系,像是一根线,将她们长时间在星海的遗落与外面汹涌的宇宙再次连接起来。
“看来,我们的‘田园’生活要告一段落了。”图南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恢复了军人的冷静与决断,“我们需要加快脚步。不仅要修复设施,还要加强防御,甚至……要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战斗。”
时颜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掌心传来的坚实力量:“嗯。我们知道了真相,本就不能再置身事外,而且那边还有我们的家人朋友和伙伴。这里也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必须守护的阵地。”
她们走出“夜鸮号”,看着星空。那些熟悉的星辰背后,此刻隐藏着盟友的期盼和敌人的威胁。
未雨绸缪
与弗洛的短暂联系,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涟漪久久不散。
时颜和图南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了。白天,她们分工更加明确,图南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阿斯塔"防御系统的破译和“夜鸮号”的修复上,尤其是引擎和武器系统。
时颜则更深入地与“生命之树”沟通,学习引导和利用星球本身的能量,并尝试催生设施内一些处于休眠状态的防御性植物样本,在"防御圈外围“形成天然的生物警戒带。
她们利用找到的稀有金属和"阿斯塔"设施里的材料,改进了武器。图南制造了一把更强劲的磁力弩,时颜则有一对能聚焦她能量、进行短距离冲击或切割的腕刃。
在这之后几次遇到的猛兽攻击,改进的新武器都派上了大用场。
其间她们以石林设施为核心,开始构建一套立体防御体系。图南设计了利用地形和阿斯塔残骸的明暗堡垒、交叉火力点,并设置了多重□□和陷阱。
她们甚至尝试激活了一处小型的"阿斯塔"护盾发生器。
压力无处不在。
图南经常在控制台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眉头紧锁,反复演算着能量公式和武器模块的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