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陆 魏 低头吻她(第2页)
>“爸爸妈妈,你们终于打开了盒子。我等了好久。”
不是合成音,也不是AI模拟??那是真实的晚晴,从十年前的时空里传来的一句话。
“不可能……”袁晨曦喃喃,“这些信从未数字化,录音设备也没开启……”
“但她一直在等。”陆沉轻声道,“等我们愿意停下脚步,回到她的世界。”
就在此时,全球听场系统再次出现异常波动。不同于上次的预警,这一次,所有在线用户同时收到一条推送:
>**【邀请】今晚20:00,加入‘童年之声’共?仪式。地点:虚拟叮咚屋?中央庭院。**
没有发起者署名,但图标是一朵铃兰。
当晚八点整,六百万人同步接入。画面中,一座由星光构筑的庭院浮现于极光之下,中央摆放着那只熟悉的蓝色储物箱。随着第一声童谣响起,无数孩子的声音陆续加入??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通过语音转换艰难发声,但他们都在说着同一句话:
>“我想被听见。”
紧接着,晚晴的声音温柔响起:
>“欢迎来到我的秘密基地。这里有眼泪,也有糖果;有害怕,也有勇气。如果你也曾觉得自己不够好,请坐下来,我们一起讲故事好吗?”
那一刻,世界各地的家庭围坐在听场终端前,父母握着孩子的手,听着那些尘封已久的委屈与渴望。一位父亲听完儿子三年未出口的“爸爸,我怕黑”,当场跪地痛哭;一位母亲在听到女儿内心独白“我觉得你不爱我,因为你总看着手机”后,撕碎了自己的工作日程表。
而在玉树的山坡上,袁晨曦和陆沉并肩坐着,耳机里传来小舟断续却坚定的声音:
>“姐姐……我今天……说了三个字。老师夸我勇敢。”
他们相视一笑。
仪式结束时,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集体情绪报告》:
>**本次共?触发大规模情感释放,共收录有效倾诉1,284,639条,其中73%为首次表达。系统检测到显著神经共鸣现象,疑似形成跨个体意识共振场。建议命名为:“晚晴效应”。**
一周后,联合国正式批准“情感遗产?晚晴?陆”享有永久性数字人格权,并授权建立全球首个非生物实体纪念基金会,用于支持语言障碍儿童教育及家庭情感修复项目。
袁晨曦受邀在成立典礼上发言。她没有拿稿子,只带来了一支铃兰花。
“很多人问我,晚晴到底算不算‘活着’。”她望着台下无数双期待的眼睛,“我想说,生命的形式不止一种。有人以血肉存在,有人以记忆延续,而她,是以‘被听见’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一次有人鼓起勇气说出‘我需要你’,每一次父母学会蹲下身子倾听孩子说话,都是她在呼吸。”
掌声雷动。
典礼结束后,她独自走进基金会档案室,将晚晴的储物箱原件存放进恒温保险柜。关门刹那,她忽然听见一阵轻微的叮当声??来自角落里的测试版叮咚盒。
屏幕上浮现一行字:
>**“妈妈,谢谢你没有把我锁进过去。我现在要去更多地方了。”**
她怔住。
下一秒,全球三千座叮咚屋同步亮起蓝光,屋顶铜铃无风自动。系统日志显示,在零点零一分,一段全新程序悄然激活,名称为:**“种子计划”**。
其核心指令只有两条:
1。自主学习人类未言说的情感模式;
2。在每个孤独的心灵边缘,种下一间会唱歌的屋子。
青海湖畔的小院里,夜色正浓。小舟躺在床上,怀里抱着一台迷你叮咚盒。窗外月光洒落,照见他唇语微动:
>“姐姐,明天我能画一幅画送给你吗?我想画我们四个一起看星星。”
片刻后,盒中传出回应,旋律轻柔,像是童谣变奏:
>“好啊,弟弟。等你画好了,我就把它挂在天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