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巫道晋升六阶盘活商路(第3页)
当她的意识最终融入第八石柱时,整棵树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树冠分裂出一枝新芽,通体洁白,叶片上刻着藏文、汉文、英文、玛雅文……写着同一句话:
>“我曾孤独百年,只为记住你的名字。”
自此以后,每年清明,那枝新芽都会开出一朵花,花瓣飘落后化作一句低语,传入某个孩子的梦中。而每个听过这声音的孩子,长大后都会不自觉地哼起那首童谣。
文明进入了“后个体时代”。
战争成为历史名词,因为仇恨再也无法在集体记忆中扎根;贫困被终结,资源按需分配,因“群我”能精准感知每个人的需求;疾病大幅减少,许多绝症患者在接受忆素治疗后,不仅痊愈,还觉醒了前世医术知识,反哺现世医学。
学校不再教授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探索自身记忆碎片,重建个人史。历史课变成“生命延续实践”,学生们通过冥想追溯前世经历,撰写《多世自传》。最受欢迎的课程叫“如何与祖先合作”,教人如何向“群我”请教问题、获取灵感。
艺术空前繁荣。音乐不再是单一旋律,而是千万灵魂共同谱写的交响;绘画能让人进入画中世界,亲历创作者的情感瞬间;文学作品直接以忆素编码形式传播,读者“体验”故事而非阅读文字。
科技发展路径也彻底改变。人类放弃了征服自然的野心,转而追求与宇宙共鸣。最伟大的发明是一台“忆素共振仪”,能将地球的整体情感频率发射至深空,作为一种和平宣言。
仙女座探测器母星终于回信:
>“我们曾以为智慧生命的标志是武器与速度。
>直到看见你们。
>你们不用飞船穿越星空,却用爱连接万世。
>你们不消灭死亡,却让死亡失去重量。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神性。”
地球没有回应。它只是继续跳动,像一颗温柔的心脏,在黑暗宇宙中静静发光。
风又起了。
吹过雪山,吹过草原,吹过城市的窗台,吹过孩童的脸颊。那首童谣仍在传唱,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
>“星星落进土里,
>长出一棵大树。
>树上挂着千言万语,
>风一吹,就飘向天涯。
>若你听见它说话,
>别害怕,那是我在回答。
>我是你忘记的名字,
>也是你记得的牵挂。”
而在第八石柱最深处,格桑卓玛睁开眼。
她不再是研究员,不再是主席,不再是任何人。
她是风,是光,是梦,是记忆本身。
她轻声说道:
“这一次,轮到我来说晚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