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 文件深处的阴影(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离线硬盘的指示灯安静地闪烁着,里面存储着刚刚冒着巨大风险下载的三份文件。

生物合金配方(7号)。

蕈母孢子活性培养报告(摘要)。

PN-17-δ。

林夜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闻到数据线上传来的、无形的硝烟味。他没有立刻打开文件,而是先仔细检查了房间内的所有安全措施,确认没有任何被监控或窃听的迹象后,才将硬盘连接上一台彻底断网、经过物理隔离的专用笔记本电脑。

首先点开的,是【生物合金配方(7号)】。

文件内容极其专业和复杂,列出了十几种稀有金属的精确配比、熔炼温度曲线、冷却步骤以及一种特殊的“灵能谐振”处理工艺(要求在处理过程中注入特定频率的声波能量)。备注中提到,这种合金对“特定类型的生物性灵能波动”具有极佳的共鸣性和束缚效果,是制作“约束单元”的核心材料。

这无疑完美印证了【古神符文书页】中那个“束缚仪式”的要求!只要找到这些金属,他就有希望制作出仪式的关键媒介!

林夜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将配方仔细记下,特别是那几种标注了“管制”、“稀缺”的金属元素。

接着,他点开了【蕈母孢子活性培养报告(摘要)】。

报告内容相对简短,但更加惊悚。它确认了孢子的活性极其顽强,可以在极端环境下休眠,并通过吸收“灵能辐射”或特定频率的“虚能波动”快速增殖。报告重点研究了孢子与“生物合金7号”的相互作用,指出在特定条件下,孢子可以作为“生物性灵能波动”的放大器或中和剂,但其作用机制极不稳定,存在高度变异性和不可控风险。

报告最后用红色字体标注:“警告:孢子样本表现出微弱但确凿的‘模因污染’特性,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认知偏差与精神异化。所有操作必须在四级以上生物防护下进行。”

模因污染!精神异化!

林夜想起自己接触粉末样本和符文书页时的经历,一阵后怕。这东西的危险性,远在物理层面之上。

最后,他的鼠标悬停在了那个代号【PN-17-δ】的文件上。

这是加密等级最高,也是他最在意的一份文件。

δ…正是叶清雪留下的那个公式里的符号。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了文件。

文件的开头,是一份冷冰冰的项目概述:

【项目编号:PN-17(“催化剂”)】

【子项目:δ】

【负责人:███博士】

【目标:基于“共振干涉”理论,筛选或制造能够与“异常源(编号:Θ)”产生超常共鸣,并显著降低其“现实稳定阈值”的特定因子或个体。】

【核心假设:存在一种“万能催化剂(δ因子)”,其本身不具备能量,但能极大降低引发“现实褶曲”或“异常显化”所需的能量临界点。】

“降低现实稳定阈值”?“现实褶曲”?“异常显化”?

这些术语让林夜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这听起来像是在研究如何人为地、更容易地引发超自然现象?甚至…撕开现实世界的口子?

他继续往下看。

文件中间大部分是复杂到令人头晕的数学推导、波形图和实验日志。记录了一次次失败的尝试,试图用各种已知的化学物质、能量场、甚至精神感应者来充当“催化剂”,但都无法与那个“异常源Θ”产生有效共鸣,或者共鸣效果微弱且极不稳定。

直到实验日志的后期,记录发生了转折:

【…实验体#734(灵能敏感者,评级B)在接触“源Θ”残留物时,观测到短暂的δ值异常峰值!峰值幅度远超理论值,但衰减极快,无法稳定维持。】

【…对#734进行深度基因测序与灵能谱分析,发现其基因链中存在一段无法识别的“冗余编码”,其灵能波动频率与“源Θ”存在7。3%的近似性。推测该“冗余编码”可能为潜在“δ因子”载体。】

【…尝试提取#734基因样本进行克隆与强化表达实验…遭遇强烈排异反应…实验体全部死亡…项目陷入瓶颈…】

【…转向新方向:或许“δ因子”并非天生,可通过后天“烙印”或“契约”方式注入?理论依据:部分古老文献记载的“神选者”、“眷族”现象…开始研究“旧日契约”可行性…(参见附录:契约碎片)】

看到这里,林夜的心跳几乎停止!

实验体#734?灵能敏感者?基因冗余编码?

这描述…为什么听起来那么像…他自己?!

他获得的模拟器系统,那个所谓的“反派模拟器”,难道就是文件里提到的“冗余编码”?就是潜在的“δ因子”载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