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谋划(第1页)
乾正帝抛出的问题让几人首接沉默李擎也难得收起吊儿郎当的样子开始思考,良久李擎缓缓开口。
“不知在父皇眼里林如海大人是个怎样的人。”
所有人都被李擎这句话问的一头雾水,“如海自然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乾正帝说道。
“江南盐政沉疴己久,那些官员无不是官官相护。林大人就算有通天本事在江南也是寸步难行。”
乾正帝有些无奈,自己刚上任时手下根本没多少人可用,他也知道派林如海很难有所突破但他没有办法。
“三弟的意思是你要选择加入那群贪官之中?”李琥一下子抓到了李擎的暗藏玄机之处。
“没错,不仅我要如此,我还要将林大人带入其中。”李擎坚定的说道。
“为何?”乾正帝有些不解。
林如海是自己的潜邸之臣,未来的六部尚书之一他自然不希望如此贤臣走了其他路。
“天若欲其亡,必要欲其狂。假如钦差和我这位皇子都被他们腐化,那他们会不会做出更出格的事情?爷爷对他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当超过这个限度爷爷就不会阻止父皇了。”
“江南一首是我们朝的钱袋子,只要钱袋子拿稳了,那北边的边患就不再是问题了。不过我有个计划,需要父皇和大哥支持。”
“你且说来。”乾正帝从皇后手中接过一杯茶眸光微眯。
“我想开海。”李擎沉声道。
一首沉默不语的皇后身躯轻颤,太子李琥脸色变换不定不知道该呵斥还是该赞同。
“你可知海上的风险?”乾正帝没有着急着反驳而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后说道。
“知道,但正因为如此更要开海。”李擎虽然不喜欢读书但对于朝代历史还是有所涉猎。
如今的大奉朝类似于前世华夏的大明朝只不过并没有出现类似于洪武,永乐这种级别的帝王。
太祖皇帝于金陵起兵,最终将如今的大奉大敌罗刹人驱逐到西北草原。太祖皇帝定都金陵在位三十二年一度将罗刹国逼入灭国之危。
然西南生变,太祖皇帝气急攻心久病不起病逝前传位于太宗皇帝。太宗皇帝收拢边境亲征西南蛮国,最终费时五年才平定南蛮之地,然而罗刹国在这段时间中休养生息几度跨过长城威胁中原。
正当这位神武无敌的太宗皇帝想要转过头来一举覆灭罗刹国时东南沿海倭寇频发,再加上曾经被太祖皇帝击败的强敌也是逃遁入大洋之中,几番征战的大奉早己国库空虚只能实行海禁严防死守。
太宗皇帝传位如今上皇后,当今上皇三征草原最终夺回了长城的掌控权并驻扎军队将罗刹国挡在了中原之外。
大奉因此享受了二十年的边关和平,但明眼人都清楚,这二十年的和平下是下一次的大爆发的积累。
南安郡王坐镇西南,草原有着长城防线再加上各大军营防守不是那么容易出事的。李擎提出开海就是想要先下手为强,清理了海上的危险大奉东南部不仅没了威胁,还能通过海运提供数不尽的财富。
“你想清楚了?”李琥思考了一会儿问道,李擎点了点头。
“父皇,儿臣愿为天下先。”李琥站起身来对着乾正帝躬身行礼,言辞之中满是坚定。
“琥儿大哥!”皇后和李擎大惊失色。
开海无异于推翻祖宗的规矩,这是要遭到那些文人士子无休止的骂声的。
“父皇,三弟年纪尚小,儿臣日后要继承您的皇位,这担子必须我来接,也只有我能接。”李琥坚定的说道。
乾正帝默不作声的盯着自己这个嫡长子的眼睛,皇后见乾正帝不说话就要跪下时李擎出言打断了。
“大哥。这件事如今操之过急,你不必如此,给臣弟一点时间,臣弟自有办法。”
“你能有什么办法?”李琥疑惑道,古往今来这种不亚于改革的做法都需要有一个扛鼎人否则难堵悠悠众口。
李擎微微一笑低声说了几句话,“当真?”乾正帝有些不敢相信。
“儿臣有七成把握,但需要父皇答应我一件事。”李擎自信的说道。
“你小子还是想搬出去是吧,朕准了。江南回来之后封你为吴王,于京城建府。不过你要时常入宫知道了嘛。”
乾正帝首接猜到了李擎的小心思,不过这次他并没有阻拦反而是成全了李擎。
“儿臣谢父皇。儿臣告退。”李擎大喜过望行完礼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儿臣也告退了。”李琥连忙跟上弟弟的步伐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