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计(第1页)
皇帝给云倾瞧上的这几人,分别是盛府六公子盛识戚、太国公府世子桓泽、怀阳侯府世子楚琛。
萧晴仪一一与她细说:“识戚这孩子,父皇赞他机敏聪慧,又风趣大度,在舅爷爷膝下长大,品性必然也差不了,不过许是年少,性情还有些跳脱,但等你完婚怎么也是后两年的事了,到时他也该稳重不少。”
“桓泽你是知道的,武学才情皆出类拔萃,二公子桓济也是不错,但桓泽是世子,又是嫡脉所出,父皇自然想给你最好的。”
她又补充:“但那日你也瞧见了,父皇对桓泽的表现不太满意,想来还会再提点国公府,你若有意,也不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还有怀阳侯府的楚琛,商议那日谢贵妃娘娘也在场,就是她给父皇举荐了楚琛与沈幼谦,但父皇说那昌文伯府的沈幼谦虽富有文采,却有阿谀奉承之态,不堪大用,将他排除掉了。”
“不过楚琛倒是不错,年少时给你八皇兄做过伴读,也算父皇看着长大,有功名在身,又一表人才,那日诗宴上还是第一个敢出言赞美你之人,也算有几分胆魄,父皇也瞧上了。”
萧晴仪说了这么多,回身叫自己的丫鬟倒杯水来,问云倾道:“这几人中,可有你心仪的?”
云倾静静立在一旁,微垂着头,倒也认真听了下来。
说到“机敏聪慧”,眼前便浮现出一人下棋的身影。
“武学才情”,又忆起那日猎场惊风,和那一句灵巧的小诗。
“一表人才”,更仿若见了那一张出尘遗世的脸,如画勾勒的眉眼脉脉含情……
萧晴仪见她想得入迷,唤道:“倾儿?”
云倾蓦地回神。
萧晴仪打趣:“莫不是还真有你中意的,瞧你这痴想的样子,小脸儿都红了。”
云倾赶忙摸了摸脸,娇恼地回身躲着二姐:“二姐乱说什么,我哪有。”
萧晴仪笑着将她身子扳过来:“好好好,没有没有,快告诉姐姐,你怎么想的?”
云倾话头一顿,稍稍咬上唇。
她想要父皇收回圣心,想父皇一点点认识凌夜、接纳凌夜,这事不是与二姐说几句便能成的,更不该托二姐转达,总归是她自己寻个合适的时机,去与父皇坦白才是。
还需从长计议。
她推脱道:“二姐,你与我说得突然,我也不能这么快便想清楚,总要给我一些时间。”
萧晴仪想来有理,握上她的手:“你说得对,婚姻大事,不能仓促做决定,那等你想好再来找我,或是直接去找父皇。”
云倾应下。
两人说过这事,又去内院见了刚满百日的小侄子,再回宴厅,宴席也快开始了。
女眷这边,拓王妃陪着皇室宗亲,坐了主桌,云倾年纪小,不想与她们拘着,又瞧见徐婉偷偷给她使了眼色,便与她寻了个偏僻的桌位,两人凑到一处说话。
拓王府虽不铺张奢华,但拓王身份尊贵非凡,府中设宴亦是亲王府邸规格,皇帝赐了御肴过来,除却京城名菜,还有好些地方特色。
眼下各家丫鬟们都候在堂外,徐婉便贴心地给云倾布菜。
从内堂宴厅往西拐几个长廊,府中无需值守的亲兵们聚集在此,府中有喜事,他们也跟着高兴,在院中摆了几张露天宴桌,把酒言欢。
凌夜在其中安静用膳,江梧江桐故意调侃他,招呼他也一同喝几杯,有与凌夜熟识的将士还奇怪,说凌夜不是最不擅酒。
两人便兴致勃勃地要将那日之事再演一边,被凌夜一记眼神压了回去。
他没兴致同他们嬉闹,吃好了饭,想着去内堂那边守着云倾。
才刚起身,身后有人拍了他肩膀。
凌夜回头,面露惊喜:“薛大哥?”
此人名薛岑,年不过三十,是凌夜初入禁军时最早相识的一批侍卫,早些年因在军中犯了些错,险些被贺檀除了军籍,几经周折才进了拓王府做亲兵。
薛岑与他笑道:“我一早随我们王爷迎客,在府门口便望见了你,我这儿才得空歇息,你可是吃好了?要不要去我那儿再续上一杯。”
凌夜平日虽不喜结交,却非寡情之人,他年少时不懂羽翼营规矩,薛岑曾好心提点过他,这份恩情他一直未忘,与他许久未见,想来去看看也无妨。
薛岑跟了萧骋几年,已是也做到了一个小队主,凌夜对拓王府格局熟悉,一路随他过来,确实是到了亲兵就寝的班房。
薛岑独住的房间不大,温暖见光,一应物品俱全,角落里的青瓷炉中燃着熏香,门窗未开,香味儿便更浓了。
凌夜几眼便打量了这房内陈设,他缓步踱到窗边,伸手摩挲上这里摆放的几株花草,扬眉道:“薛大哥来拓王府也有四五年了,看来殿下待薛大哥不错。”
薛岑在一旁沏茶,憨厚笑道:“我们王爷虽治军严苛,但为人公允,我只专注做好手下事便是,王爷自然不会亏待我。”
他端了茶过来,取了两个干净茶杯,热情地叫凌夜过来坐,凌夜从窗前回身,含笑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