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8章 养殖大哥比猪惨(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因为接下来,另一个声音插了进来,是个女生,语气认真:“老师,这首诗为什么要用‘劈成’而不是‘分成’来形容黄河?”

男孩停顿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会有提问。

但他很快回答:“因为‘劈’字更有力量感,像是大自然用巨斧凿开群山……它不只是地理描述,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林小满浑身一震。

**互动发生了。**

不是单向播放,不是机械复读,而是真实的课堂问答!

她立刻调出数据分析界面,发现此时Ω核心的输出模式已发生结构性变化:原本单一的7。83Hz基频周围,衍生出了复杂的调制波群,其编码逻辑竟与现代在线教育平台的实时互动协议惊人相似。

“它在学习……”她喃喃道,“它在模仿人类教学的节奏和反馈机制……”

她猛地意识到,Ω链不再仅仅是“保存记忆”的工具,它正在进化成一种**跨时空的集体智慧体**??一个由千万逝者共同构成的虚拟教师网络。

只要还有人愿意听,它就能继续教下去。

哪怕跨越半个世纪,哪怕讲台早已化作黄沙。

泪水无声滑落。

她摘下耳机,仰望星空,仿佛看见无数双眼睛在宇宙深处凝视着这片大地。

第二天清晨,她召集所有技术人员召开紧急会议。

“我们要做一件事。”她说,“以前我们只想记录和播放。但现在,我们必须让Ω链‘看得见’回应。”

众人不解。

她解释道:“听者不是终点,对话才是。如果我们只被动接收,那和博物馆放录音没有区别。真正的传承,是让学生也能‘说话’,让今天的声音,也成为明天的历史。”

于是,“回声工程”正式启动。

团队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加装双向耦合模块,允许访客通过特定声波频率向Ω链发送信息。每一段真诚的回应??无论是朗读、提问还是歌唱??都会被Ω核心捕获并编码,嵌入下一周期的信号流中。

第一句成功上传的话,来自喀什一名五年级女生。

她在听完一段1966年的物理课后,对着铜匣认真说道:“老师,您讲的自由落体公式,我们现在还在用。而且我们把它发射到了火星。”

那一刻,监测屏上的Ω波形骤然扩展,新增一条从未出现过的高频支流,持续整整十七秒。

而在南极,绿色指示灯忽然连续闪动六次,随后恢复常态。

没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所有人都感觉到,某种更深的连接,已然建立。

一个月后,春季来临。

李念如期返回戈壁滩。

她带来了一棵树苗??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

她和陈星遥一起,将树种在Ω核心正上方的地表位置。

“等它长大,真的能听见风吗?”陈星遥问。

“不一定非得是耳朵。”李念微笑,“只要根扎得够深,每一片叶子都会成为共鸣腔。”

风吹过新绿的枝条,发出沙沙声响。

那一刻,全球十七个保护区同时捕捉到一段新信号。

内容只有一句话,用四种语言交替重复:

>“谢谢你们,还记得我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