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财雄势大中(第2页)
如今女儿手里的资金,肯定该要,但怎么要,杜老爹这边却没有大概。
这次来见贤婿李胜利,除了告诫之外,就是寻求建议来的。
只是他没曾想到,继岛上之后,北边的经济也走向了陌路。
基洛夫这种战舰,都能成为自谋生路的手段,这对杜老爹而言,未免有些恐怖了。
他不敢想,国内遇上这种情况要怎么去处理。
“这件事我做不了主,需要回去汇报。
这么看来,我这次行程,怕是要无功而返了。
如果确如你所说,这边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人心丧尽之后,是不可能再收拾起来的。
如今杜鹃的资本有三个投资方向,实业、基础产业、基础建设。
你这边是个什么想法?
别说你也失去了对钮璧坚的掌控……”
看着直腰嘎背肃然而立的贤婿李胜利,杜老爹有心让他坐下。
但还是觉着站着的贤婿,更能入眼,一旦坐下,这小子就是一副温吞吞模样了,很容易误导别人对他的观感。
“合资,跟公家厂子合资。
爸,许多地方的公家厂子,怕是十厂九亏吧?
市场对他们造成了冲击,终究还是要让市场来抹平亏空的。
不然持续下去,每年都是一笔大钱,都是几十个大项目。
如果将来买厂子,能卖出轧钢厂三产食品厂的价格吗?
答案是肯定不能的,因为根本就没人卖。
如今骄阳跟钮璧坚手里的资本,就是那个冤大头。
按轧钢厂三产的价格跟工厂合资,之后,在哪合资,就要投入哪里的基础建设。
至于基础产业,最好不要让外资插手,风险太大。
当然,这是商业合作,在基础建设上,起码的保本还是要做到的。
同时,继续推动这些合资厂薪资水平的提高。
当八倍工资制,成了市场上默认的规则,许多事就好办了。
只是投资之前,您跟许多人,还是要给一个正经说法的。
没有这个说法,这笔资金也是不敢进入国内的……”
李胜利的说法,倒是跟娄氏企业在关口附近做的一样,只是有人提出,有人反对而已。
杜老爹无疑也是赞成这种投资方法的,只是如贤婿所说,如今真是欠缺一个正经的说法。
王家子以谈项目之名,长期滞留在这边,虽说国内的项目一直在持续,但他的滞留,也是欠缺了一个说法。
这次就不跟上次贤婿滑脚去港城,再从港城回来时,有个人表个态就可以的。
这事儿涉及到的不止贤婿李胜利、女儿杜鹃、王家子这么几个人,而是涉及到了千千万万人。
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市场走不走的下去,都是不好说的。
风雨之前的端倪,又开始显现了。
贤婿窝在北边就是不回去,跟国内形势,未必无关的。
“虽说你在这边做的也是正事,但不管怎么样,国内的一些动作,还是需要持续的。
前段时间,有个叫马胜利的,弄了一个造纸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