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诸侯分封重开拓二合一大章(第1页)
“首先我要说,我是想要当宝岛侯,为子孙挣一份家业的,谁赞成,谁反对?”
还是何子真率先昂然来言,气势雄浑,颇有吞天灭地之态。
而盘膝围坐成一圈的众人反应各异。
宋云单手捂住了脸,一脸“我特么怎么跟这种人同一阵营”的无奈表情。
李宝扶刀立目,瞪了何子真片刻之后,却又无奈摇头。
分别坐在李宝左右的李公佐与林宗臣则是表情各异。
李公佐对何子真挤眉弄眼,却在父亲瞥过来时保持了肃然表情。
而林宗臣却是神色玩味,注意力却并不是放在何子真身上,而是不停打量宋云鹭。
陆九渊与钱端礼呼吸有些急促,这可是宋国大将豪强与大汉的将领私下勾兑,荒郊野外的,不会被灭口吧?
至于理论上是地主的阿棒头人则是面无表情。
这倒不是阿棒胸有惊雷而面若平湖,纯粹是他没搞明白这群人在说什么。
等了半晌,何子真微微点头:“既然没人反对,我。。。。。。”
陆九渊见钱端礼指望不上,只能无奈起身:“这位何将军,这宝岛在福建外海,正对泉州,无论从何种说法都应该是大宋地界,汉天子即便想要给将军封侯,也不应该在这宝岛上。”
何子真没想到在第一个议题上还有人敢唱反调,扶刀怒视而来。
陆九渊夷然不惧,俨然是大宋最后的良心。
然而大宋的海上之盾李宝却率先出言劝道:“陆小先生,这事已经不是大宋说了算了,并没有回旋余地。”
陆九渊惊愕转头,先是看向了李宝,随后则是死死盯住了林宗臣。
他还记得这厮自称为北港建立者之一,如今宝岛的北港这么繁华,难道他就没有话语权吗?
大宋给了林氏如此大的权柄,那可是林九牧啊!林宗臣怎么在这种场合之下不给大宋张目呢?!
若真的让大汉在宝岛设立个宝岛侯,泉州立即就得倒戈向汉。
林宗臣无奈,只能叹了口气,拱手以对:“钱相公,陆六郎,你们可知道何时有人第一次登上宝岛吗?”
陆九渊摇头以对。
“是在东汉末年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遣人来的,这事在史书上都有记载。也就是说,在近千年之前,咱们华夏的先民就发现了这块大岛,可为何一直都没人来大规模定居呢?”
林宗臣没有卖关子,直接给出了答案:“其中自然有航海技术、瘴气弥漫、水土不服,野人众多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无利可图。”
“从南洋来的货物在泉州集散,拉到杭州。。。。。。也就是临安,然后通过京杭大运河走漕运,直至大江南北,黄河两岸,这其中并不用经过宝岛,因此这里也只一直是荒岛罢了,最多也只是有几个小渔村。”
陆九渊还是微微摇头:“不对,不对,宝岛之上田亩众多,福建人多地少,总会有人过来耕作的。”
何子真此时似笑非笑插嘴说道:“陆小先生一看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贵人家,怎知道开荒艰难呢?”
“我陆氏乃是耕读世家。。。。。。”
林宗臣脸色突然有些疲惫,摆手说道:“不一样的,原野开荒与耕种熟地根本就是两码事。陆六郎,你挖过树根吗?我挖过!脑袋粗细的大树,树根三天才能刨出来一个。
这还仅仅是刨大树,挖沟渠、除灌木、建房屋、筑城墙,哪里不需要人手,哪里不需要钱粮?
哪怕是福建人多地少,只要能去江南、湖广、中原,吃饱了撑得来这宝岛之上?”
陆九渊哑口无言。
林宗臣言语不停:“而江南士族与北方豪族之所以愿意撒下大量财帛,拉来如此多的丁口开发宝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南北航线的开通。
现在来自南洋的香料巨木可以直接从临安出发,去往海州、登州、辽东、高丽、倭国;而那些倭国的字画刀剑、关外的战马毛皮、山东的精盐书籍瓷器铁器也可以通过这条航道去往南方,宝岛也就成了交通南北的中转枢纽,
因此才有如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