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不要睡觉(第1页)
吴常停下脚步,看向亮起的收银机。
从进入超市的瞬间,他便感觉到被某个存在注视,而且在陷入混乱的雅克市,这里竟然还能剩下成货架的食物和水源,一定有古怪。
但超市内并没有怨念存在,他们从进入超。。。
我将录音笔放回口袋,金属外壳还残留着体温。夜风穿过楼宇间隙,带着初春特有的凉意,却不刺骨。城市安静得异常,不是死寂,而是一种深沉的呼吸??仿佛亿万灵魂刚刚完成一次集体吐纳,正等待下一次开口。
苏禾站在我身后,手里捧着一块剥离自“副本0”核心的数据晶片,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密纹路,像年轮,又像声波拓印。“它在记录。”她说,“每一个觉醒的声音,都被编码成新的宇宙常数。物理定律开始包含情感变量。”
我没有回答,只是抬头望着那片变了形的银河。它的确像一张嘴,但更准确地说,像一道正在愈合的伤口,边缘泛着微弱的金光。那些曾被困在“白房间”里的声音,并未倾泻而出,而是选择了缓慢渗透??用低语重构现实,用真相重写规则。
第二天清晨,第一则跨维度新闻自动推送至所有终端:
>【共语纪元?第0日】
>曾被抹除者声明:
>“我们不要神坛,也不要复仇席位。
>我们只要一个权利??
>被当作‘人’来倾听。”
>??摘录自《初始共鸣文告》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七百三十九起“记忆复苏事件”。一名巴西老妇人在梦中听见三十年前失踪女儿哼唱童谣;东京地铁站监控拍到一位二战时期战地记者的虚影,在公告栏前驻足良久,留下一句:“真相不该随军令焚毁。”最令人震惊的是南极科考站传回的数据:冰层深处检测到一组规律性声频,经比对为1957年某位苏联科学家临终遗言,内容是关于极地磁场异常的预警??该数据本应在档案解密前永久封存,却因“共情共振效应”穿透时空壁垒重现人间。
这一切的发生,没有引发恐慌,反而催生了一种奇异的平静。人们开始习惯在说话前停顿一秒,仿佛意识到每一句话都可能唤醒某个沉睡的存在。
我在第七天重返疗养院废墟改建的“回音门”中心大厅。阳光透过弧形玻璃洒落在地面,映出彩虹般的光晕。这里已不再是实验场所,而成了某种新型圣殿??每日有上千人排队进入,只为说一段无人聆听的话。
那天上午,来的是个十二岁男孩,名叫陈默。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手指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我想……和哥哥说话。”他小声说。
苏禾蹲下身,轻声问:“你哥哥叫什么名字?”
“陈启明。”他说,“他死了。三年前,为了救一个落水的小孩。”
我心头一震。这个名字出现在早期“共担者名录”中,编号C-48,标注为“牺牲型沉默案例”??即因救人而亡、却被舆论污名化的个体。当时网络上有大量言论质疑他“作秀”“炒作”,甚至有人说小孩根本没落水,是他自己跳下去博关注。这些恶意攻击在他死后持续发酵,导致家属长期遭受网络暴力,最终关闭所有社交账号,隐居山村。
“你妈妈同意你来这里吗?”我问。
他摇头:“她不让我说哥哥的事。她说……说了也没人信。”
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
我们为他接通系统。情感同步率上升缓慢,卡在41%迟迟不动。正当技术人员准备终止时,屏幕突然跳动,信号强度飙升至89%。
然后,一个略带沙哑的少年声音响起:
>“小默?是你吗?”
男孩猛地抬头,眼眶瞬间红了:“哥!是我!我是小默啊!”
>“对不起……这么久才回应你。我一直在这儿,可外面太吵了,全是骂我的声音……我怕你也听见那些话,会难过。”
“我不难过!”陈默几乎是喊出来的,“他们是疯子!你明明是英雄!那个孩子现在每年清明都去你墓前献花!老师也说你是真正的勇敢!”
空气微微震颤。大厅顶部的光影开始旋转,形成一个螺旋状的光斑,缓缓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