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张睿53(第4页)
蕃爷在如此的折磨下不禁好奇。
为什么他的封地内时时刻都有灾民?为什么我大明朝的灾祸仿佛无穷无尽?难道就永远没有停止的那一天?
当他真的开始学习求知之后,他才发现。
原来天灾事小,人祸事大。
历朝历代当朝局不清廉时,京官受贿,盘剥各地的地方官。而各地方官则会在自己的地盘,想尽办法盘剥老百姓。再加上地方上的官商勾结,富商将田亩过户到官员和考取功名之人的头上以避田税。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地方豪绅、朝中大员、和皇氏宗亲一起进行土地兼并。
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大地主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种卑劣手段,尤其是灾年,地主巧取豪夺让拥有土地的农民变卖自己的土地沦为佃农。
至此,朝廷收不上税金,进而只能更加苛刻的,对待还没有变卖土地的农民的税。再形成新的恶性循环。
藩王恍然大悟,原来,包括自己在内,这些地方豪绅、朝中大员、皇氏宗亲都是。迫害百姓,蛀朽王朝的虫豸!
可为什么,皇帝!我们英明神武,以贤明著称的陛下会想不到,看不见呢?
内臣回答了藩王的问题:
殿下,因为皇上不敢。因为只有这些既得利益者表示臣服,皇帝的统治才能得以稳固,皇上不能得罪这些人。这是历朝历代的顽疾。
皇帝不敢?
得知了如此的回答,某一天藩王开悟了。
他站在田野中,感受着自己治下百姓,全都对他投以真心的微笑的时候。藩王有了新的愿景。
难道说从古至今,除了太祖皇帝之外,就没有一个敢为天下先的皇帝吗?藩王想着。他望向这目无止境的天下,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或许是有的,只是他们都失败了吧,都成了历史的尘埃。但如果要转变这个现状,只有抱着为天下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才行。
如果没有人做这件事,那就由我来闯一闯吧。这个藩王,如此想着。”
朱充熙的故事到此便讲完了。
张睿默默地听完,从最开始的疑惑,到最后他逐渐明白了。
朱充熙讲的就是他们家的故事,更准确地说,是他父亲代王的故事。
朱充熙在学院里造反的原因,和他此时此刻自己造反的原因一样。是代王家,有个故事中这个天真而勇敢的家主,恐怕他认为在为劳苦百姓斗争的道路上,只有走上这条修罗道,才能将腐朽的蛀虫们连根拔起,除杀干净。
这是多么偶然的一件事情。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的行为如同殉道一般。
张睿有些艰难的张口,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含糊的说道:
“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没有经历过你的过往,确实难以理解这些行为,至少现在我明白了你的动机。”
朱充熙喃喃道:“事到如今,我想如果是你的话,应当明白了罢。”
张睿仰天长叹:“我钦佩故事中的这个人,如此单纯勇敢,无论他所行之事的对错,这种心无旁骛的勇气,都是我没有的。但是你们所走的这条修罗道,太邪恶了太不择手段了。即便今天没有我阻拦也是不得人心的,必不会成功。”
朱充熙笑了笑:“你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有一天当你找到自己的道路时,那条路要比我们的都要更好。”
朱充熙言毕,从擂台下面恰好传来了捕官们的叫喊声。
“张大人,上面情况如何了。咱们这就上去支援。”随后几副钩爪卡上了擂台的边缘。六扇门的捕官开始向上攀爬。
朱充熙自知最后的时间到了,他不想成为俘虏,于是笑了笑又对张睿说道:
“老朋友,你在汴京赌场,和这里两次都干得漂亮,我朱充熙输得心服口服。可是今后你得当心了,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张睿双眉一簇追问道:“他们是谁,是圣教吗?”
朱充熙又笑了笑随后回眸说道:“他们是操纵权力、金钱的庞然大物,是欲望和贪婪的化身。他们为了铲除自己不喜欢的障碍不遗余力,他们有时候亦正亦邪,但归根结底是为保护共同的利益行动。你抓不住他们,因为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他们。只要这世上还有皇帝和饥民,他们就会永世存在。”
讲完这番话之后,朱充熙不等张睿再反应,就在张睿凄厉的叫声中纵身一跃。
摔在坚固的瓦砾堆上,绽开了一朵绚烂的血花。
徐鹏
徐鹏清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跌落在朱厚照看台下面,火炮射塌的大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