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鸿钧第一讲(第1页)
钟声终于响起,一声震开混沌,二声涤荡万灵,三声落定乾坤。紫霄宫内三千听道者齐齐一震,神魂仿佛被无形之力牵引,尽数沉入鸿钧道音之中。
玄枢站在第五排左侧,身体未动,意识却如刀锋般清醒。
他不能醉。一旦沉沦,编辑器将无法启动,那缕天道漏洞——逸散的灰线——就会瞬间消散。
鸿钧端坐高台,紫袍翻涌,手中造化玉碟残片泛起微光。每吐一字,天地共鸣,白线从西面八方汇聚而来,流入玉碟,编织成不可违逆的规则。可就在一道“道生一”出口的刹那,玄枢眼角一跳。
残角处,有灰线漏出。
它细若游丝,摇曳不定,像即将熄灭的火苗。若非他早己开启“因果可视”的预载模式,根本无法捕捉。
就是现在。
他不动声色,指尖轻弹,将刚凝成的“变量筹码”悄然送入香炉升腾的青烟里。烟火缭绕,遮掩了那一瞬的能量波动。编辑器响应,视野骤然变化。
万千白线汇流,唯有那一缕灰线脱离主脉,孤零零地飘向虚空。
玄枢立刻锁住目标。这灰线不是普通的法则碎片,而是因玉碟残缺导致的天道漏洞,是未被定义的“变量源流”。只要能截取,就能炼成属于自己的道种。
他调动识海中“空白因果”,以它为容器,在内部构筑临时封印阵。紧接着,借香烟升腾之势掩盖动作,引导灰线进入识海。
灰线一入,灵体剧痛。
这不是纯粹的力量冲击,而是规则层面的侵蚀。天道不容异类,哪怕只是它自身残缺的一部分,也会本能排斥外来承接者。玄枢的灵体开始龟裂,血液从嘴角渗出,滴落在蒲团边缘。
但他没有停。
灰线被强行拘禁在空白因果构成的牢笼中,剧烈挣扎,几乎要破阵而出。玄枢咬牙,将它引入“变量之网”核心。两者接触瞬间,网络震动,所有节点同时亮起。
重构开始。
灰线扭曲、压缩、旋转,最终凝聚成一枚灰黑色符种,悬浮于识海中央。它表面布满裂痕,边缘不断剥落又再生,像是随时会崩解。
“变量道种”初成。
可还没稳定,鸿钧的道音再次降临。“一生二,二生三”,每一个字都带着天道威压,首接作用于灵魂。道种承受不住,裂痕迅速扩大,眼看就要碎裂。
玄枢知道,这是关键一步。若此刻放弃,前功尽弃;若强行维持,必须付出代价。
他毫不犹豫,在识海中输入指令:“支付3点存在值,用于修补道种。”
编辑器立刻响应。生命本源被抽离,胸口传来撕裂般的痛感,像是有人伸手挖走了他的心脏。但与此同时,道种的裂痕开始弥合,结构趋于稳固。
三息后,震荡停止。
道种缓缓旋转,第一条法则浮现:【±1随机偏移】。
这意味着,任何与之关联的因果事件,都将产生正负一单位的不确定性。看似微小,却是对天道确定性的首次真正挑战。
玄枢睁开眼,呼吸平稳,脸上无波。外人看来,他仍是个不起眼的灰衣道童,连姿势都没变过。只有他自己清楚,识海深处己多了一颗种子——一颗能撬动洪荒规则的种子。
他开始解析这场讲道。
普通听道者只觉醍醐灌顶,记忆却模糊不清。他们记不住具体术语,只留下“大道至简”的空洞感悟。这是鸿钧刻意为之,用情感渲染掩盖真实逻辑,让所有人接受却不理解。
玄枢不同。
他调出编辑器的“叙事回放”功能,将整场讲道重播一遍。剥离情绪,过滤杂音,仅保留语言骨架和能量流向。再结合此前对玉碟残缺的认知,真相逐渐浮现。
当鸿钧提到“斩三尸”时,玄枢捕捉到异常。
每一次提及,玉碟残片都会轻微震颤,仿佛在接收某种反馈。而听道者的因果线,则会短暂接入一个未知网络,持续时间极短,常人无法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