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言公彦气得胡须翻飞、眉峰抽动。忍了半晌,终究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作色。甚至笑了起来。

傅徽之在看见言公彦的那瞬便对着人行礼,始终没有抬头。

言公彦下阶去扶傅徽之,而后笑道:“赵国公再站下去,明日我言某将赵国公拒于门外之事便京城尽知。”

对于傅徽之来说,赵国公三字便是讽刺。但言公彦自不知。

傅徽之心里刺痛,面上却不显,只再次赔礼道:“是我失礼。”

言公彦叹一声,道:“怠慢了。请进罢。”回身时,他刻意扫了眼人群,却没看见言心莹。

傅徽之俯身要拿赠礼。一匣是送与言公彦的上党松烟墨,另两匣分别是送与邱淑的越罗及送与言照玉的峡州碧涧。

傅徽之的手尚未触及丝线,另一人的手便先到了。

傅徽之抬眸去看,认出是言照玉,便微微颔首道:“多谢。”

傅徽之跟着言公彦与言照玉身后进了中堂,拜见了邱淑。

邱淑欣喜地上前将人扶起,而后上下打量着他。

傅徽之手垂在身侧,微低着头。任邱淑打量。

邱淑本想说一句“太瘦了”,但怕听起来像是对人不满意,便改了说辞。她道:“好孩子。要多吃些啊。”

傅徽之恭敬地应“是”。

言公彦看差不多了,出声道:“夫人、阿玉,你们先出去,我有话单独与他讲。”

邱淑自言公彦身旁走过时,低低说了声:“须好言。”

二人出门后,言公彦将门合上,去上首坐了。而后对傅徽之道:“坐罢。”

傅徽之便步至下首,视膝而坐。

看着下首坐得端正的人片刻,言公彦先开了口:“我并非执意阻拦你二人在一处。我只是有顾忌。”

傅徽之谦逊地回:“愿闻其详。”

“最初我是愿意你二人在一处的。只是后来傅家出事,我又奉命去收捕傅家全族。我便再不能让小女嫁你。可她执意要去寻你,我允了,我以为她会忘记你。可时隔七年,小女仍一门心思扑在你身上。今年她又遇见你时,我便在想,难道真是上天要成此孽缘?”

傅徽之很平静地说:“并非孽缘。我明白言公的忧虑了,言公是忧心我会因你曾收捕我家人而记恨。有一事言公或不知,晋王、不,如今的太子殿下曾同我说过一事,他说当初收捕比原定迟了一日。而收捕恰在为我二哥送丧之后,我料是言公所为。”

此等事自己说出来难免有邀功之嫌,言公彦原本没想说。只想向傅徽之表明他当年也是奉命行事,逼不得已。谁知傅徽之竟能料到。傅徽之既开口问,他便坦荡认了。

“你所料不错。家有丧事,若我在原定之日将你全族收捕了,何人为亡者送丧呢?但延迟收捕日并非我能擅专之事。是我具奏呈禀圣上,请求迟一日收捕。若我敢私自延迟时日,你与那奴婢逃了,我便难辞其咎。”

傅徽之离坐而拜:“多谢言公。”

言公彦也离坐上前将傅徽之扶了起来,又问:“阿莹该同你说过,当年我收捕你全族的事,她并不知情。你信么?”

傅徽之直视言公彦,说道:“如何不信?阿莹的性情我清楚,她若知道,必会先来知会我。”傅徽之停了停,又添了一句,“纵她知情,我也相信她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傅修虽愚钝,却也并非是非不分之人。当年言公也是圣命难违,我心中从未怨过言公,更不会怨阿莹。”

言公彦看着面前人诚恳的目光,微微动容。“这便我的顾忌,忧心你心有芥蒂,不能全心全意对阿莹。你既如此说,我便能安心了。”

傅徽之重新拜下去:“谢言公成全。”

“快起来。”

傅徽之不肯起:“还须代阿莹赔罪。阿莹性急,若昨日曾说出什么对言公不敬的话,想也并非有意。还请言公勿怪。”

“你是好孩子啊,还想着我与阿莹的父女之情。她是我亲生女儿。哪有亲父怪罪子女的?只望她莫怪我才好。”

“太子殿下说那事时,阿莹也在,我能想到,她自也能。当年的事,她不会怪言公。阿莹能明白言公的苦心。”

“她能不能知道我的苦心我不知,今日方能体会当年外舅嫁女之心啊。”言公彦叹一声,问,“何时成婚?”

“傅修尚须服丧,成婚要三年后了。”

言公彦听了胡子一撇,颇为不满。但也不想因为这种事说什么。他又想起来言心莹的话来,此人确实是守孝道。

“你也说了阿莹性子不好,是随了我了。今后你多包涵。”

“性急并非性子不好。阿莹一直很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