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杀人(第2页)
两人刚在堂屋的梨花木桌边坐下,便有侍女端着托盘进来,几碟精致的茶点配着一壶温热的清茶,一一摆在桌面上,香气清幽。
许彦拿起一块松子糕,入口清甜,松仁的香气在舌尖散开。他正打量着墙上挂着的水墨山水画,身旁的庄自在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他叫钱伯,自己家也不记得了?这院子,有没有让你想起点什么?”
许彦动作一顿,抬眸看向她。窗外的阳光透过木格窗照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淡淡的光影。他摇了摇头,苦笑一声:“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只觉得……这里很舒服。”
钱伯望着许彦,又转回头看向庄自在,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几分担忧:“庄姑娘,世子他……?”
庄自在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淡淡道:“嗯,失忆了。不过无妨,过些时日说不定就想起来了。”
钱伯眉头皱得更紧,:“可这毕竟不是小事,要不要老奴去请位大夫来瞧瞧?临安城里有位姓纪的神医,专治疑难杂症,或许能有法子。”
庄自在抬眼看向他,目光沉静:“不必了。他这情况,不是药石能治的。顺其自然就好。”
钱伯愣了愣,见庄自在语气笃定,便不再多言,只是叹了口气:“也是,世子平安回来就好。老奴这就去吩咐厨房,晚上备些世子从前爱吃的菜。”
钱伯又轻步走到许彦身前,微微躬身,声音恭敬:“世子殿下,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许彦正端着茶杯出神,闻言回过神,从袖中摸出一张字条,:“劳烦钱伯跑一趟,到这个地方去说一声,叫纪小曼姑娘,还有一位叫韩林的,晚上过来这儿吃饭。”
钱伯双手接过字条,看了一眼记在心里,躬身应道:“是,老奴这就去办。”
他又看了眼许彦,见对方神色平和,便没再多问,转身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
大炎皇宫,御书房。
阶下的暗卫单膝跪地,声音压得极低:“陛下,今日康王在临安的宅子来了一男一女。那男子身形样貌,与许凌云有七八分相似,属下安排的人只能远远窥得一眼,不敢靠近。”
大炎皇帝沉默片刻,沉声道:“明日派人去一趟。若真是他,便传他进宫见朕。”
“喏。”暗卫应道,又补充道,“另外,近几日临安城里多了不少江湖中人,来路驳杂,行事颇为张扬。”
帝王眉峰微蹙,眸色转冷:“一群野狗,也敢在临安撒野?”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安排人手,把这些人都盯紧了。若敢生事,不必请示,先拿下再说。”
“遵旨。”暗卫叩首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
暮色西合时,康王宅子的门被叩响,纪小曼和韩林提着些点心匣子进来,身后跟着的身影却让许彦愣了愣——竟是李玉绾,她换了身素雅的衣裙,少了些寨中寨主的英气,多了几分温婉。
“李寨主怎么也来了?”许彦迎上去。
李玉绾拢了拢鬓发,笑道:“这次可是寨子里的大事,我怎么能放得下心。”
众人落座,厨房早己备好了满满一桌菜,热气腾腾的炖肉、鲜美的鱼汤,还有几碟爽口的小菜,配着新酿的米酒,倒有几分家宴的热闹。
酒过三巡,许彦看向韩林:“老韩,之前跟你提过的装酒的瓷瓶和香皂木盒,都备妥了?”
韩林放下酒杯,点头道:“都弄好了。只是时间仓促,第一批数量不算多,也就够先开张所用,后面的匠人还在赶制,会陆续送来。”
许彦放心地点头,韩林办事向来稳妥,由他盯着这些琐事,确实省心。
他又看向众人,眼中带着几分兴致:“这白酒,我打算取名‘云涧清酌’,取自木云寨后山的云涧泉,既合了水源,也透着些清雅。至于咱们要开的涮肉酒楼,我想叫‘木云轩’,一来念着木云寨的情分,二来‘轩’字也显得雅致些,你们觉得如何?”
纪小曼托着腮笑:“‘云涧清酌’听着就有股清冽劲儿,配着白酒正好。‘木云轩’也不错,让人一听就知道跟木云寨有关联,倒有几分念想。”
李玉绾也点头:“名字雅致又好记,就依你说的。只是酒楼的选址和人手,还得仔细盘算。”
韩林接口道:“我己经在城西看了几处铺面,离热闹街面不远,租金也合适,明日可以去瞧瞧。人手的话,寨里挑了几个机灵的弟兄跟着来,再在本地雇些跑堂的,应该够用。”
许彦端起酒杯:“那就先敬各位一杯,往后这临安的生意,还得靠大家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