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穆清棠(第1页)
猪小姐玄阴神体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堂里忽然静了几分。只见伙计们搬来一张梨花木琴案,摆在大堂正中,又燃上两炉檀香,清冽的香气缓缓弥漫开来。
众人正好奇间,一名身着素白衣裙的少女款步走上前,在琴前盈盈落座。她眉目清丽,气质娴雅,身后跟着个小丫鬟。
掌柜的走到台前,拱手笑道:“诸位客官,今日小店有幸请到临安群芳阁的花魁穆清棠姑娘,为大家抚琴一曲,以助雅兴!”
话音刚落,堂内便响起一片低低的赞叹声。有人早己听说过穆清棠的名声,称她不仅貌美,一手琴艺更是冠绝江南,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许彦几人也停下了筷子,看向堂中。只见穆清棠素手轻扬,指尖落在琴弦上,先是几声轻挑,如空谷幽兰悄然绽放,随即旋律渐起,时而如流泉叮咚,时而如乳燕归巢,婉转悠扬,听得人心头一片澄澈。
小鱼儿竖着耳朵,小声对许彦说:“大哥哥,她弹得真好听,比寨里的笛子还好听。”
许彦点点头,这琴声确实有涤荡心神之效。他看向李玉绾,见她端着酒杯,目光落在琴上,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想来也被这琴声打动。纪小曼则听得专注,眼底泛起柔和的光。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堂内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穆清棠起身敛衽一礼,动作优雅,而后便在丫鬟的搀扶下,安静地退了下去,只留下满室檀香和未尽的余韵。
“果然是花魁,这琴艺当真不凡。”李玉绾放下酒杯,轻声叹道。
许彦笑了笑:“能在这县城里听到这般曲子,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众人重新拿起筷子,只是席间的气氛,似乎因这一曲而添了几分雅致,连说话的声音都轻了些。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杯盏上,映出细碎的光,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突然,那丫鬟清脆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开来:“今日我家小姐雅兴正浓,想向在座诸位才子讨几首诗词。若有能入我家小姐眼的,仙香居便送上一份大礼——往后一年,诸位在任何一家仙香居用餐,皆可享对折之惠!”
这话一出,堂内顿时热闹起来。一年对折用餐,对常来酒楼的食客而言,可是不小的诱惑。不少身着长衫、看似文士的人都摩拳擦掌,有的己经开始捻须沉思,有的则急着叫伙计取笔墨纸砚。
掌柜的在一旁笑着补充:“诗词体裁不限,或咏景,或抒情,只要得清棠姑娘赏识,便算数!”
许彦看着这阵仗,饶有兴致地挑眉:“这穆姑娘倒是会调动气氛。”
李玉绾撇撇嘴:“不过是些文人墨客的风雅事,哪有喝酒吃肉实在。”嘴上虽这么说,眼神却也瞟向那些动笔的人,带着几分看热闹的意思。
纪小曼轻声道:“能让群芳阁花魁看中的诗词,想来也非俗品。”
小鱼儿趴在桌上,看着那些人写写画画,好奇地问许彦:“大哥哥,你不写吗?对折吃饭耶!”
许彦失笑:“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落在窗外。
又过了一会儿,陆续有人呈上诗词,却都被丫鬟以“尚可”“略逊”为由婉拒。堂内的气氛渐渐从兴奋转为期待,众人都在等着谁能拔得头筹,赢得那份对折大礼。
正说着,大堂内忽然又响起琴音,那调子刚起几个音符,许彦便猛地一怔——竟是《沧海一声笑》!
李玉绾和纪小曼也同时看向他,眼神里满是惊讶:“这不是你今天在路上唱的那曲子吗?”
许彦心头“咚咚”首跳,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涌上心头。这曲子绝非这个时代所有,难道……难道碰到了和自己一样的人?他目光灼灼地望向堂中抚琴的穆清棠,上下打量着,恨不得立刻冲上去问个明白。
“掌柜的,劳驾取纸笔来!”许彦扬声喊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伙计很快送来了笔墨纸砚,许彦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提笔蘸墨。他在纸上飞快地写下
“南国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最后又加了一行字:“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此曲何来?”
写完,他将纸折好,递给伙计:“劳烦送与穆姑娘。”
许彦端着茶杯,指尖却微微发颤。他盯着那琴案后的身影,心里反复盘算着——若是同道,见了这行字定会有所回应;若不是,那这曲子她又从何而来?种种猜测在心头盘旋,让他既期待又紧张。
李玉绾见他这般模样,低声问道:“怎么了?这曲子有什么不对?”
许彦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只是觉得巧,想问问穆姑娘是从何处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