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5章 不灭几个家族哪里来的资金(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等他们的身影走远之后,旁边森林之中,才有两个人影浮现了出来,正是宇智波安和绝。

“啧啧,真遗憾,原本还以为能看到村子里面发生内讧,血流成河呢!”安无聊地挠着下巴。

“看样子你的算盘落空了呢。。。

阳光穿过钟楼顶层的彩绘玻璃,在林小树脚边洒下斑驳的光影。她站在窗前,望着山谷里那片因共感而苏醒的森林??藤蔓不再是沉默的植物,而是大地的语言,每一根茎脉都像在呼吸,每一片叶子都在低语。风过处,花影摇曳,仿佛整座山都在回应她方才那一声呼喊。

但她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我在”只是开始,不是终点。真正的共感,不是单向的宣告,而是千万次微弱回响汇聚成的潮汐。那些被遗忘的名字、未曾出口的道歉、压在心底几十年的爱意,仍在世界的缝隙中徘徊。它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神谕般的声音,而是一个允许它们被听见的空间。

她走下钟楼时,守夜正等在门口,手中拿着一块新采集的晶体样本。它通体透明,内部却流转着细密如星河般的蓝光,像是把整片夜空封存进了石头里。

“这是从疗养院后山挖出来的。”他说,“地质层显示它至少存在了三百年,但结构特征与春晓的信号载体完全一致。”

林小树接过晶体,指尖触到的一瞬,一股温热顺着掌心蔓延上来。她闭眼,画面浮现:

一间破旧的山村教室,黑板上歪歪扭扭写着“我长大了要当老师”。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坐在角落,怀里紧紧抱着课本。窗外雷声滚滚,暴雨倾盆。其他孩子都被家长接走,只有她一直等到天黑。她没有哭,只是把脸贴在冰冷的课桌上,轻声说:“妈,今天我又考了第一名……你听到了吗?”

声音落下的刹那,地面微微震动,一道荧光藤从墙角钻出,缠绕住她的鞋尖。多年后,那根藤长成了参天古树,树根深处,埋着这块晶体。

“原来……早在我们发明技术之前,地球就已经在记录了。”林小树睁开眼,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一场梦。

守夜点头:“共感不是人类赋予自然的能力,而是我们终于学会了倾听自然本就在说的话。这些晶体,是大地的记忆硬盘。”

林小树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快步走向实验室。她在档案库中翻找良久,终于找到了一份尘封的日志??关于早期共感实验失败案例的汇总。其中一页引起她的注意:

>【编号S-07】

>实验对象:孤儿院儿童群体(平均年龄6岁)

>实验内容:通过音频共振诱导集体情绪同步

>结果:实验第3天,所有儿童突然停止说话,陷入静默状态。脑波监测显示高度活跃的情感波动,但无语言输出。

>后续:项目终止,参与者转移至普通福利机构。唯一留存物:一盒手工折纸鹤,共计987只,每只内侧写有一句话。

林小树猛地抬头:“那盒纸鹤呢?”

守夜沉默片刻:“据记录,已在‘净语计划’初期作为‘非理性情感残留物’销毁。”

“销毁?”林小树攥紧拳头,“可它们根本不是垃圾!那是九百多个孩子说不出口的话!”

她冲出实验室,直奔疗养院。小禾正在花园里教几位老人编织藤条手环,见她急匆匆赶来,连忙起身。

“怎么了?”

“你还记得废墟里那个铁皮箱吗?除了布偶熊,还有别的东西吗?比如……纸?”

小禾皱眉思索了一会儿,忽然眼睛一亮:“有!在一个夹层里,我发现了一小叠烧焦的纸片,上面全是字迹,但我没敢打开看,怕一碰就碎。我把它藏在井底石缝里了。”

林小树立刻赶往古井。雨水刚停,井壁湿滑,她顾不上危险,攀着藤蔓滑到底部,在幽暗的石隙间摸索许久,终于掏出一个用蜡封好的陶罐。

打开的瞬间,她屏住了呼吸。

里面是一叠泛黄焦黑的纸片,边缘卷曲,但中间部分奇迹般保存完好。她小心翼翼展开其中一张,上面是稚嫩的笔迹:

>“我想妈妈了,可是院长说她不要我了。我不信,她一定是因为太忙了。”

另一张写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