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6章 极星电池都火到了手机圈了(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9月9日。

vivo手机现场发布会即将开启。

行业首款屏下指纹,行业最大电池容量旗舰机,国内首款无线充电,以及骁龙660,4+128GB的大内存,全像素对焦和HiFi……

从定位和销。。。

夜色渐深,林正阳回到办公室,窗外的厂区依旧灯火通明。他脱下外套搭在椅背上,重新打开电脑,调出“赤心?戍边”芯片的最新测试报告。低温启动稳定性提升至99。8%,电磁屏蔽等级达到GJB-151B标准,抗冲击能力通过军用振动台极限测试??这意味着即便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冻土带连续颠簸行驶一百公里,核心系统仍能保持零故障运行。

他盯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23:。明天一早要飞北京,参加发改委组织的技术路线闭门研讨会。这次会议规格极高,工信部、科技部、中科院自动化所均派代表出席,议题直指“中国智能出行底层技术自主化路径”。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次政策建言的机会,更是一场话语权的博弈。

手机震动,是陈璐发来的消息:“林总,刚收到新疆边防部队反馈,‘骆驼兄弟’在喀喇昆仑山口完成首次全天候巡逻任务,全程无断电、无信号漂移。战士们说,车比人耐寒。”

林正阳嘴角微扬,回了一句:“告诉研发组,每人记功一次,奖金翻倍。”然后合上笔记本,靠进椅背闭目养神。可脑海中却浮现出十年前的那个冬天??他在深圳城中村租住的铁皮屋里,修着一辆被厂家停止软件更新的老年电动三轮。车主是个卖烤红薯的大爷,车坏了没法出摊,蹲在巷口抽了一整晚的烟。那时他就想:为什么一台车的命运,要由几千公里外某个办公室里的代码决定?

如今,“赤心一号”已经让这种命运发生了逆转。但它真的足够强大了吗?美国那一纸专利诉讼虽被击退,可背后折射出的问题依然尖锐:全球90%以上的高端EDA工具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国产芯片设计仍受限于仿真精度与验证环境。没有自己的工业软件生态,再先进的架构也只是空中楼阁。

第二天清晨六点,机场贵宾厅。林正阳一边喝着黑咖啡,一边翻阅随行助理准备的会议资料。其中一份内部简报引起了他的注意:南方半导体已启动7nm车规级制程联合攻关项目,牵头单位赫然写着“正阳研究院”。他拨通陈璐电话:“这个合作,什么时候定的?”

“上周五。”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您批过预算的。我们和南半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主攻高算力车载AI芯片,代号‘燎原’。”

“我没记错的话,他们之前拒绝过三次我们的技术共享请求。”

“但现在不一样了。”陈璐顿了顿,“‘赤心一号’的成功让他们意识到,单打独斗走不远。而且……欧盟那边已经开始讨论建立本土低速电动车供应链联盟,如果我们不尽快形成集群优势,市场可能被重新瓜分。”

林正阳沉默片刻,望着舷窗外逐渐亮起的天光。“告诉南半,我们可以共享设计框架,但必须遵守三个条件:第一,所有基础模块开源;第二,专利池互免授权费;第三,优先保障国内中小企业接入接口。”

落地首都国际机场时,天空飘起了细雪。接他的专车直接驶向玉泉山路的会议中心。会场外没有横幅,也没有媒体守候,安保严密得近乎森严。签到后,工作人员引导他进入B区三层的小型会议室,圆桌旁已坐着十余位专家,有白发苍苍的老院士,也有三十岁出头的青年科学家。

主持会议的是工信部副部长周振国,开门见山:“今天请大家来,不是听成绩汇报的。我们要谈的是危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到底有没有‘备胎’?如果有,它在哪里?如果没有,我们还剩多少时间?”

众人沉默。一位来自中科院的教授率先开口:“目前我国在感知层(雷达、摄像头)已有突破,执行层(电机、电控)也逐步国产化,但最薄弱的仍是决策层??也就是高可靠性的车载中央计算平台。国外厂商如英伟达、英特尔Mobileye已经垄断L3级以上自动驾驶芯片市场,而我们在A00级领域刚刚起步,差距明显。”

周副部长看向林正阳:“正阳做了‘赤心一号’,能不能谈谈你的看法?”

他放下茶杯,语气平缓却坚定:“我认为,真正的‘备胎’不是某一块芯片,而是一整套可生长的技术生态。我们不能总是等别人铺好路才敢走路。‘赤心一号’之所以能在断网环境下坚持六十七小时,不是因为它多先进,而是因为我们从第一天就把它当成一个‘生命体’来设计??它要学会判断、记忆、适应,甚至自我保护。”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所以我建议,国家层面应尽快推动‘民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专项工程。就像当年的‘银河’计算机一样,集中资源打造完全自主可控的底层OS,并强制要求所有接入车联网的设备使用统一安全协议。”

话音落下,有人点头,也有人皱眉。一位央企研究院院长缓缓说道:“想法很好,但现实是,车企普遍依赖安卓Automotive系统,贸然切换可能导致产业链动荡。更何况,开发一个成熟的OS需要十年以上积累,我们现在扛得住吗?”

“扛不住也要扛。”林正阳直视对方,“二十年前,我们说造不出大飞机;十五年前,我们说搞不了高铁轮对;十年前,我们连一颗稳定的IGBT都做不出来。哪一次不是咬牙挺过来的?如果总想着‘稳妥推进’,那只会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修修补补。”

会议室陷入短暂寂静。最终,周副部长拍板:“正阳同志的意见很有价值。我们会将这一建议纳入《国家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草案,争取明年立项。”

散会已是傍晚。林正阳婉拒了官方安排的晚宴,独自步行回酒店。雪花落在肩头,融化成水渍。路过一家便利店时,他买了一瓶矿泉水,顺便看了眼货架上的报纸。头版标题写着:《国产芯片突围战:从模仿到原创的艰难转身》。

回到房间,他打开电视,正好播放晚间新闻:“近日,正阳新能源宣布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将在鄂尔多斯建设全国首个‘全链条低碳出行示范区’,涵盖光伏充电站、废旧电池梯次利用、乡村共享出行网络等多个子项目……”

他笑了笑,拿起手机给徐师傅发了条语音:“老徐,年后咱们得扩产了。不只是X3,还要做更适合牧区、林区的新型号,四驱,高离地间隙,带卫星通信模块。”

刚发完,陈璐来电:“林总,刚接到消息,NASA发布了一份关于火星探测车能源管理系统的公开论文,里面的动态功率分配算法……和我们‘赤心’早期版本惊人相似。”

“哦?”他挑眉,“他们用了多久才验证这套逻辑?”

“三年半。我们用了八个月。”

“那就再写一篇白皮书,把最新优化方案公开。标注引用NASA数据来源,礼尚往来嘛。”

电话那头笑了:“您是想告诉全世界,我们不仅能抄不来的东西,还能反过来教发明者怎么改进?”

“不。”林正阳望向窗外雪夜中的城市灯火,“我是想说,科学本无国界,但技术必须有立场。我们可以分享方法,但从不让渡尊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