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章 和警察打架(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01章和警察打架

半月前,我学生闲来无事,翻阅学校的配发报纸时,无意看到了楼嘉敏所在报社随报发布的征稿函。

征稿信函要求对陈、李二位提倡的除三害、兴三利做出公允点评。

来稿人不限身份、职业,不限点评角度,稿件一旦使用,便有三十块大洋。

如今的市场上,一块大洋可买八斤猪肉或十尺棉布,三十块大洋无疑是巨资一笔,因而吸引了两个学生。

《除三害》是一月的文章,文中说道,国内若不除掉军阀、官僚、政客这三害,浑浊的政治局面便永无澄清之日。

而兴三利则较为直接,指的是除掉三害之后,应走利国、利民、利天下的路子。

二人借报纸宣发,广而告之,呼吁社会各界有能力的人士多做三利之事。

我的学生大多好学、勤勉,因此一向是接受这二位先生报刊影响的。

班上几十人,放眼一瞧均是新一代的青年学生,故而也对这些批判性观点十分来劲。

偶尔课间时,她们也会在课堂上公昭大谈。

学生们虽都是女孩,却不如外头所传,只顾着争奇斗艳,化妆比美。

事实上,他们如男子一般关心政务大事。

我专于外文课业,性子又不算活泼,因此对政治之事少有研究,了解的不如她们透彻,通常也只是旁听,不发言干扰。

那征稿附带丰厚稿酬,学生们都跃跃欲试。

而后,出事的这名学生与朋友一起执笔,投递了文章,小姑娘信心满满,还用了真名撰稿。

大约是费了心神研究,所以这文章一投出去便被看上。

报纸批量印发,散播到大家手中。

旁的东西大同小异每日差不多,但那篇有关“三害”的文章却因观点狠辣、犀利而引起了不小躁动。

文章传至大街小巷,学生身份暴露,惹来了麻烦,这才酿成了这桩命案。

二十岁,正是荣年华岁的女孩,却倒在了暗巷胡同。

尸体半裸,衣不蔽身,颈部有多道裂痕,手腕和脚腕处更是有疑似铁线拖拽、拉扯的血痕,深入血肉和骨骼。

法医说死因是窒息,手脚上的痕迹是死后凌虐所致,且通过勘验痕迹来看,死后凌虐的人不止一批。

教主任咽不下这口气,便带着朋友去细问了情况。

一番言语拉扯,尸检的法医又说出了一件事,他说学生死后被人侵犯过。

消息传出,学校轰然,学生们切齿恨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