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张睿②(第2页)
为此,我若是守将,一开战就会组织五万人的突围,两万士兵三万百姓分三路乘夜向正北、正西、西北三个方向突围。”
“徐兄这突围,分明就是送死。”朱充熙摇头道。
“我承认,这次突围无论怎么样都会有很大牺牲,但是这些牺牲值得!”徐鹏斩钉截铁地说,而杨一清很细微的皱了一下眉头。
“如果城中只有十万人,原本吃两个月的粮食就可以撑三个月,这样,我军定可以守到敌军退兵为止。只要潼关不失,蒙古骑兵就无法进入中原补给杀戮。
这样一来,不仅仅是一城之胜,而是一战退兵之胜。牺牲一小部分人,而保证大明几十万边民不被屠戮,这难道不值得吗?”徐鹏信心十足地说。
在场的学员都震惊了,一时间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意识到对于这个推演的模型。这似乎确实是一个必胜之法,但是……
朱充熙的手因为愤怒而颤抖了,他的脸憋得通红,他平时从来都不会高声说话,但是此时,他无法沉默不语也无法心平气和。
“不可!为了胜利而让五万军民白白送死,这是不义!如此草菅我大明百姓人命的方法,明军不能做!”
他的愤怒不是因为徐鹏对他不敬,也不是嫉妒徐鹏的才思、权势,而是因为徐鹏邪恶的策略触犯了他良知的底线,触怒了他仁爱的心。
“哦?那敢问世子还有何高见,愿闻其详。如果还是拖延死战法,那不仅城中军民十五万全部死尽,蒙古人入了关,还不知道要屠杀多少万人,到时候恐怕后人要说你明知胜法却不用,妇人之仁了吧。”徐鹏看着朱充熙,嘲弄道。
“我…我…”世子欲言,而又无言。他恨自己愚蠢,恨自己无力维护百姓和天下。这个心怀善念之人只能屈辱的站在这里任他人羞辱。
“徐鹏你说的什么话!”
“如此冲撞世子你太无礼了!”
这一番言语触怒了不少仰慕世子厚德的学员,教室里变得混乱了起来。杨一清还是不管,而徐鹏笑而不言也不生气。因为他知道,他将是这节课中与世子相争的胜利者。
没错,正如先前所言,即使是只有四十五人的学校也是一个政治生态,在这里,大家不仅仅只是学习知识,甚至对一些人来说,在这里学习知识根本就不重要。
而和同学结识交往,让他们成为你未来仕途上的政治资源才是真正重要的。
这些同学以后都是未来的军官甚至名臣将相,而谁能在其中出类拔萃,成为佼佼者,是大多数人都在时时刻刻观望的。至少从目前来看,这两个人是这座学堂的领袖人物。
一位就是从地位上来说,最尊贵的代王世子朱充熙,除了他自带皇族血脉之外,深受当朝皇帝的喜爱也是重要的加分点,就算他不能入仕,将来皇上一高兴,封一个江浙的富庶之地给他,钱总不会少的。
再加上他出众的德行和声望,如果能向皇帝举荐自己,那么加官进爵建功立业还不是指日可待。所以理所当然地,学院里面很多人都聚集在朱充熙的身边形成了一个“世子派”。
另外一个就是当朝的掌权者,众爵之首的儿子徐鹏。
论发展潜力,那毕竟还是徐鹏更大。除了老祖宗爵位的加持之外,他父亲也在朝中久负盛名,再加上徐鹏在孝宗皇帝极为重视的学院里面,各项考试成绩出类拔萃,那将来毕业了升官还不做直升飞机啊,假以时日,入阁为相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比较务实的看得长远的一帮学员,都聚集在徐鹏身边,形成“魏国公”派。但无论如何,学院里这种暗中的结党谋私的趋势,已经完全偏离了孝宗皇帝建学院的初衷了。
而今天,两人相争,也是争给两派人看的。如果世子就这样被徐鹏当堂羞辱了,那世子派似乎就要势微了。
然而这一幕并没有发生,因为一个人已经从睡梦中被吵醒了。那个人,就是张睿。
“依照徐鹏兄的方法,大明十年之内必亡。”忽然堂下传出这么一声。
“是何人妄言,站出来辩!”徐鹏闻言恼怒道。
只见睡眼惺忪的英国公次子,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而全场的学子们都盯着他,等他发言。这个劳什子从进学校开始就没有好好学习过,他能有什么高见?
“我问你,为何要分两万兵三万民突围啊?照徐兄所说,你何不直接把五万平民赶出城去送死。这样守军还能充裕些。”张睿笑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