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伯夫人(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到时候他去找到人给大家伙叫过来,这太监做事精细,他引着众人来到官员检阅的晒台,又差人拿了桌椅板凳,茶水点心给几人倒上陪着伺候着几位客人。

这样一来,大家在看台上观摩三千营演练就清楚细致得多了。

训练场上,明军前、中、后、最后站成四列。

战术起始时最前面的第一排是十门大炮,一门炮配三个军士操控,开炮之前一个士兵搬弹药,一个士兵调整角度,还有一个用顶杆把炮弹压实了。等到将官一挥旗,十炮连出。

当然训练场里根本就不点火就是走走流程的样子。

五门大炮分远中近炮轰三轮儿之后,第二排的火枪队出列,他们成两列交替开火打完四轮向后排退去。

第三排大量的弓箭手出列齐射两轮。等待漫天的箭雨落地,占总人数比例一半以上的第四排步兵成两列出列。

前列步兵持弧形大盾左手顶盾在前,右手压长刀在后。

后列步兵提一丈长枪紧随。随着将官一声令下,步兵口中响着整齐的号子向前挺进前行有三十步后擂鼓声响起,两列士兵发起冲锋。

与此同时最后一排的骑兵拍马而动,他们从步兵方正的两翼冲出,迂回一个大弧线后冲击敌军的侧翼和后方打乱其阵型。

这便是明朝从永乐年间就创立,演练至今的炮骑步兵联动战术了。

监军太监看下面军士演练流畅,配合默契不禁喜上心头。他见张睿也看得专注,不由地上去问笑道:“张公子您看这三千营操练的步骑战术如何啊。”

“不错!配合默契,各个兵种各司其职。曹公公真是督军有方啊。”张睿笑着一拱手拍马屁道。

不过这步骑联动确实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历经了快上百年的考验了。对战步兵为主的部队可谓是无往而不利。

“公子谬赞了,都是托陛下洪福。”曹公公自持有功却也做矜持状,老脸一红连连摆手笑道,看来只要是人都有爱慕虚荣的心思的。

“曹公公,最近三千营的骑兵战术都演练些什么呢。”张睿问道。他也好几年没关心这里的事了。

曹公公眼珠子一转道:“回公子,骑兵战术不就是侧翼包抄和中路冲锋两种吗,还能演练些什么。”大明从开国以来骑兵就都这么练的。

这时坐在椅子上的伯夫人开口说话了:“满古歹和游击战术都不练吗。”

“夫人所言是何战法,咱。。。咱家从未听说过呀。”她这一问把曹公公搞懵了,这是说的什么战术。这妇人难不成还懂兵法?

他虽然是太监,但也是从宫中内学读书出来的,平常碰到官家妇人还有些优越感,觉得自己更有文化。

张睿怕大家尴尬赶紧说:“曹公公,伯夫人所说是蒙古轻骑战术。满古歹就是轻骑只射箭不接战,敌近则退敌退则进像放风筝那样。

游击就是轻骑近缀步兵,迫使步兵结阵但游而不击消耗对方士气,这两个弓骑兵战术蒙古人常用。”说完他再对伯夫人拱手道:

“伯夫人,大明不练弓骑兵的。”

“多半是因为马匹不够吧,明白了。”伯夫人叹了口气点点头。这里明明是骑兵的三千营,骑兵比例却还不到一半,对比蒙古平均一个人三匹马可想而知马匹差距之大了。

“如此说来,骑兵成了辅兵。机动力的优势发挥不出了。”她丈夫是伯柒是骑兵小旗,生前对骑兵战术深有研究,她也研习一些。

“是。”张睿也点头暗叹一声。这年代虽然有火炮,有火绳枪。但是想要与敌军在旷野决战没有一支强劲的骑兵是难以取胜的。

在蒙元那样的纯轻骑兵面前,大明的军团只能缩成一团,而蒙古人能打能跑。这也就是为什么永乐皇帝能北击阿鲁台部至斡难河畔,但是仍然无法动摇其根本的原因。

曹公公观这两人面色凝重,也不是很能明白他们的对话,但感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也不知道这少妇人是何方神圣,似乎还挺懂兵法。他不敢多问一时有些冷场。

不过还好,说话间下面的演习也结束了,曹公公赶忙笑着说帮各位去叫人,就告辞下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