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叩阙本承天命久云绕炉烟水绕庭(第6页)
严清源再上前半步,又深深揖了一揖,声音沉稳洪亮,带着惯有的颂圣腔调:
“托陛下洪福,仰赖天子圣明,四海升平,八荒宾服。
各地秋粮陆续入库,仓廪渐实;吏治在陛下训导之下,亦多有清明之象。
此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也。”
另一位阁臣接口道:“确如元辅所言。
今岁风调雨顺,虽有北地寒气较往年更重,偶有微恙,
然各地官府恪尽职守,必能妥善应对,不致酿成大患。
唯边镇奏报,胡人马肥,或恐小股滋扰,
亦已严令各关隘加强戒备,防患于未然。”
他们的奏报,字字句句皆是太平景象,即便提及北地严寒和胡人威胁,也轻描淡写,
仿佛只是些许微不足道的疥癣之疾,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至于河阳、河阴两道正在发生的惨剧,
那汹涌的胡骑,那焚毁的村庄,那绝望的流民,在这些煌煌奏对之中,不见丝毫痕迹。
延和帝一边静静听着,一边在自己的道场中踱步,
手指无意识地划过丹经上的一行朱砂小字,脸上无喜无悲。
待阁臣们说完,他才微微颔首,语气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漠,却又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北地苦寒,民生多艰。朕虽居九重,亦常怀恻隐。”
他声音悠缓,如同殿中缭绕的香烟,
“严师傅,
着户部并工部,酌情预备些柴炭、粮秣,
以为赈济寒灾、安抚流移之用。
要让百姓能感受到天家恩泽,朝廷体恤。”
他没有问需要多少,没有指定具体州县,更没有提及任何关于胡人南下或两道局势的敏感字眼。
只是“预备”,只是“酌情”,只是“赈济寒灾、安抚流移”。
至于这些物资何时启运,运往何处,
能否真正落到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在胡人铁蹄下奔逃的“流移”手中,
则全然未提,也全然不放在心上。
仿佛这只是一道例行的、彰显仁德的程序。
首辅严清源心领神会,立刻躬身应道:
“陛下圣心仁厚,念及黎庶,臣等感佩万分。
臣即刻便去安排,定将陛下天恩,播于北地,使百姓感念皇恩浩荡。”
作者“致敬怪”推荐阅读《我的熟练度修仙之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