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两个世界的人(第3页)
马小玲被陈峰这句话,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她发现,眼前这个乡下少年身上,有种让她感到陌生,却又莫名吸引的强大气场。
就在这时,马德昌换好衣服,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走吧,小峰,钱老估计都等急了。”
陈峰跟着马德昌,坐上车,缓缓驶出家属院。
站在窗边的马小玲,心中五味杂陈。
不知为何,她突然感觉空落落的,脸颊也莫名地有些发烫。
马德昌的心中,早已有了新的盘算。
陈峰这把锋利无比的刀,不仅能用来斩断旧势力的毒瘤。
更能成为自己手中,一张靓丽的政绩名片。
几天后,在公社的年终总结大会上。
马德昌将红星渔村事件,作为典型的成功案例,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专题报告。
面对着台下各个村的支部书记和公社的全体干部,他没有过多地宣扬自己的功劳。
而是将报告的重点,全部放在了陈峰的身上。
他将陈峰从一个受尽欺凌的孤儿,如何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一步步地白手起家。
又是如何勇敢地搜集证据,不畏强权,与村里的旧势力和黑恶分子作斗争。
最终,在组织的帮助下,赢得了胜利。
并立志要带领全村人,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光辉事迹,进行了艺术性的加工和拔高。
报告的最后,马德昌更是对着所有人,发出了号召。
“国家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中!我们需要什么?”
“我们需要的,就是像陈峰同志这样的年轻人!”
“他有头脑,有技术,更有敢于同一切黑恶势力和不正之风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我提议,应该将陈峰同志,树立为我们整个公社的先进典型!让所有人都来学习他这种精神!”
在全场干部雷鸣般的掌声中,马德昌亲自提笔,写了一份长达数千字的推荐材料。
以公社党委的名义,正式上报到了县委宣传部。
在公社的官方总结会议上,马德昌当着所有干部和各村村代表的面。
将陈峰树立为了全公社“返乡创业、敢于和黑恶势力作斗争”的青年典型。
这个名号,也为陈峰的养殖场,包上了一层坚固的政治护身符。